控制
控制
這是一個失控的年代。
且不說“激情殺人者”如何讓內(nèi)心失控,走火入魔,僅看中國文壇就知道它面臨的是怎樣一種失控。當今文壇,處處憤青,仿佛把民族文化鞭撻得越徹底,越能將“民族劣根性”“封建余毒”消滅得一干二凈。殊不知,這些“憤青”早已失控于內(nèi)心,只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自以為有春秋筆法,實則早已成為思想的傀儡,被用來當作“煽風點火”的工具。
那么如何才能重新找回控制?
答案就是要學(xué)會獨立思考,思考過后的內(nèi)容才可做人的準則,控制就是讓自己的行為符合這些準則。這些憤青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中的部分人以魯迅為模仿對象,卻不知,魯迅是中華民族的病理學(xué)家,看的病多了,視人皆為病人,罵的事情多了,說人也多有不堪。這些憤青一味模仿,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一直也沒有找到可以用來控制自我的準則,瓶頸“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們難找到可以用來控制自我的準則。
僅僅有了準則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細節(jié)處到位?úǖ僬f一處節(jié)奏、分段或者標點的失誤,都是文章失控的表現(xiàn)。能控制全局的大師都是在拿捏細節(jié)的地方做到極致的大師。臺球大師不允許擊球哪怕出現(xiàn)一毫米的誤差,老舍為了一個字的選用要斟酌老半天,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感覺一點點不到位的地方都會停止演奏,正是對細節(jié)的苛刻要求才讓這些大師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控制住,才能將自己的技藝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有了準則,有了對細節(jié)的把握,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忘掉這兩樣?xùn)|西?刂频淖罡呔辰缇褪恰盁o控”,無控不是失控,“無控”是因為你對準則了然于胸,在細節(jié)處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莊子的“庖丁解!,古代畫家的“胸中有丘壑”,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對拳法沒有明確的定義,只要求隨心所欲,以柔克剛,于放松之中輕松控制局面,這就是太極的奧秘所在。
這是一個需要控制的年代,如果我們能找到用來控制的準則,注重細節(jié),并且融會貫通,進入“無控”之境,那么這將是一個得到控制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