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高中思考的素材作文
生活需要思考,是思維的一種探索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guān)于寫高中思考的素材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站在18歲的尾巴上思考
似乎就是這樣,我們永遠(yuǎn)活在一個虛偽浮華的世上。每日還在茫茫碌碌遇見一些虛偽的人,說著一些噓寒問暖的話語。每個人都在這樣浮華的世上日復(fù)一日的茍活著,虛度著自己的青春。
也許青春的我們,都有著一顆浮躁的心,不安靜的跳動著。想要沖出著高考,沖出著象牙塔的束縛!每日在一堆堆看似有用的書中遨游,做著一道道令人眼暈的幾何題。在漸漸微弱的燈光中,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寫下無處訴說的話。
青澀的青春,注定要有苦澀的淚?我無從得知!可無論怎樣,明日的太陽都會照常生起,但它沒有點燃我的夢想,卻照亮了別人的前程!也許我們都是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光明,卻沒有出路!
黑夜中,我們都曾為自己的夢想打拼,也曾為之揮灑過苦與累的汗水,也曾獨自一人為迷茫的前途潸然落淚?僧(dāng)清晨,當(dāng)聽到窗外鳥兒在歌唱,當(dāng)一縷陽光打在溫暖的被窩時,我們知道,我們還要繼續(xù)打理這盲目的時光,繼續(xù)做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飯,考自己的事,做自己的夢,像小七一樣。
站在人生的燈塔殺僚望自己,是顯得那么渺小,仿佛隨時會被遺失在哪個角落,我不知道該如何訴說,訴說這一個無知的苯小孩。也許就是這樣一個無知的苯小孩,每日在感受自己的感傷,沒有人知道為什么,也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就在這感傷中,也曾有過熱淚盈眶的青春歲月,也曾有過唯一的溫暖。象七說的一樣“生命中的溫暖一直都與我們遙遙相望,而我們只不過是拒絕路過。”
驀然回首,青春已要逝去?扇孕枰^續(xù)為那遙遠(yuǎn)的夢想付出那昂貴的代價。這樣的青春,決不能讓它自生自滅地燃燒在茫茫路途中,裝點路人的夢!
即使曾為以前的事遺憾、抱怨,可也許就是這樣的不完美,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奔跑在青春的旅途上!那些曾經(jīng)的記憶,也會成為我們?yōu)槊篮们啻捍蚱吹脑瓌恿Α<词箮啄曛,我們被遺忘,可飽滿的青春,依舊是我們驕傲的見證。
只有不朽的夢想,才能有無悔的青春。
只有無悔的青春,才能裝點我們生命的勛章!
讓尊重從平視起航,讓思考推動進(jìn)步
當(dāng)白巖松作為首屆華語主持的嘉賓時,大學(xué)生們激動的拍照片,發(fā)微博,甚至有的人要求他簽名,合影。而白巖松卻告訴大家:“如果今天讓大家有點收獲的話,就從平視開始。”“名氣不重要,重要的是演講者有多少思考能推動社會進(jìn)步,能讓聽眾提升。”
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如果他在其位,不謀其職,一心想著升官發(fā)財,那么他將失去百姓對他的信任與尊重。同樣的,雖然別人可能出在較低的位置,因為一時的貧窮或不如意,但這些外在條件都不能成為我們嘲笑或輕視別人的借口。相反的,我們應(yīng)該尊重每個人,無論他是明星、演員、清潔工或是農(nóng)民工,我們都應(yīng)該懷有尊重之心,尊重他們的勞動與努力。所以,我說讓尊重從平視開始,讓思考推動社會進(jìn)步。
讓尊重從平視開始。韓愈曾在《師說》終說過這樣一段話:“巫醫(yī),樂視,百工之人,不齒相師,士大夫之卒,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士大夫們因為地位高而群聚在一起卻嘲笑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可見他們的思想腐朽。韓愈以此作為范例教導(dǎo)我們尊重每個人,不因別人的名利而趨炎附勢。他還教導(dǎo)我們:“生乎吾前,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我們應(yīng)該向懂得大道理的人學(xué)習(xí),不因他人年齡比自己小而覺得羞愧。所以,尊重從平視起航,只有平等的交流,我們才能得到心靈的啟迪,只有敢于思考,敢于批判,社會才能不斷向前進(jìn)步。
讓思考推動進(jìn)步。我們要有敢于質(zhì)疑的勇氣,不迷信書本知識,不迷信權(quán)威,以科學(xué),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每件事,只有我們擁有懷以的態(tài)度,我們才能平等的對待他人的觀點,看法。如果一味的追隨,模仿,崇拜,那么我們將會失去自己的理智,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能力。那么何談尊重呢?
讓尊重從平視開始,讓思考推動進(jìn)步,我們每個人都將會互相尊重,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
行動前多一些思考
女孩子長得好看與否不重要,性情厲害與否也無妨事。關(guān)鍵是生之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則;仁厚禮信,世事洞明。然而世事往往糾結(jié),彼此沖突,難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義,舉報高速路上打電話又屢勸不止的父親,且不論高速-電話-勸說-舉報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邏輯鏈,至少你讓我看見了一個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會深刻格式化的過程。我不知道該祝賀你,還是為你悲哀。
你需要知道,父親是你與世界最牢靠的聯(lián)系。你是一株花,你的根須一直牽連到他的心土里去。它究竟扎了多深?你看不見。但是風(fēng)吹草動,它即使不被連根拔起來,也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記得有一次,我叛逆父親。在長時間談話后,我看他拿一把刀子,用力地削一只蘋果。他把大片的果肉,賭氣似地刀削斧劈下來。我僵化著表情,眼睜睜地目睹他觸目驚心地表達(dá)愛……隨著我們長大,血的熱度由燙變溫。多年以后的我們,也會變成他們。我是想說,父親、母親,除了是血脈之源,更是安全、溫暖、信任之所在。世界全是變的,又冷,又荒亂,嗅著血腥味的野獸出沒,我們需要互相依存,讓心暫時安歇,人們管這籠統(tǒng)叫愛。這世界什么最恒久?只有血緣是恒久的。因此不要輕易怠慢愛之根源。
會不會,你父親原先看你的眼光如輕撫嬰兒,在你的作為之后,他看你的眼光會像看一匹小狼一樣,帶著隔絕和警惕?因此,小陳,我覺得你在勸止和舉報之間,還可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這既解決問題,又符合社會規(guī)范。
小陳,你珍重生命是對的,而我們的社會規(guī)則也以尊重生命為第一要旨。當(dāng)然泛泛就規(guī)則而言,它們不過是多年以來公共意志的積習(xí),由一些不知姓名的人發(fā)明、修訂和完善。他們陸續(xù)死了,而你必須尊崇著他們的意志活下去。除非你成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否則你將永遠(yuǎn)無法顛覆規(guī)則。因此,一個自然人必須進(jìn)入社會化的流水線,必然打上規(guī)則的烙印,必須遵從群體的指令,也必須擺正小自我與大社會的位置。但這種必須,要以理性和自覺為前提,而非隨性和懵懂。你更需要知道,在所有的規(guī)則中,舉報是社會化程度最高的。它本身除了具有溝通、勸阻、規(guī)范之屬性外,更有追究、懲戒、警示之意味。它是理性、無情和冰冷的,更是嚴(yán)峻的。舉報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其來有自;尤其在中國當(dāng)代史上,發(fā)生頻仍。我相信,你在速度帶來的恐慌中,別無他法,尋求外援,使本可在家庭層面解決的問題投放于社會層面。這是你的超常,也是你的欠妥。我看你正分身做著兩個人。你在面對世間最艱難的悖論。
至于這個世界,變化日新月異,發(fā)展無所不在。我們隨著大時代的巨輪,耳旁生風(fēng),身不由己地呼嘯和翻滾。這世界要快起來,我們卻要慢下去;這世界的技術(shù)和藝術(shù)每天都在變化,我們卻在變化中尋求恒久;這世界無“微”不至,我們卻努力把破碎的時間撿拾起來,整合成一個全新的自己。但是無論科技如何更新,社會怎樣發(fā)展,人性天然不會改變,它正在得到我們?nèi)遮呁晟频纳鐣?guī)則的尊重和維護(hù)。
懂得了這些,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你很年輕,還有思考和抉擇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