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關于和諧話題的作文
和諧是一種自然美。春梅綻雪,那是一種絢麗;夏荷映塘,那是一種恬靜;晚霞拂地,那是一種優(yōu)美;秋穗披霜,那是一種素雅。這里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諧。下面是相關的作文,歡迎欣賞與借鑒,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和諧社會與人的發(fā)展作文【篇一】
一切都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之中,人要發(fā)展,社會要發(fā)展。人的發(fā)展決定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又直接影響著人的發(fā)展。只有高度發(fā)展、高度文明的社會才能使每一個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發(fā)展,也只有全面發(fā)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不能改變社會,但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則可以改變社會。我們現在要構建和諧社會,就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和諧社會就會很快到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層到基層,從社會團體到每一個人,都有切實的舉措,那么和諧社會就會成為現實。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各個部分努力的結果,就是社會整體的發(fā)展。
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的發(fā)展可以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反過來說,社會的發(fā)展又為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經濟發(fā)展了,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優(yōu)質教育,每個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發(fā)展。西部地區(qū)經濟欠發(fā)達,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較好地發(fā)展,生產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顯,是社會的落后限制了人的發(fā)展,人得不到發(fā)展,社會也就相應地落后。也就是說,只有社會發(fā)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發(fā)展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構建和諧社會就是為每一個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有利的條件,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發(fā)展,也就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了貢獻。
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發(fā)展是如此,人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也是如此。一個社會要和諧,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一個人也要和諧。小和諧構成大和諧,大和諧促進小和諧,和諧是人與社會共同發(fā)展的目標,和諧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諧就是矛盾的統一,和諧就是平衡,和諧就是中庸之道,和諧就是科學發(fā)展觀,和諧才具有親和力,和諧才有活力,和諧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努力,不斷消除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創(chuàng)造和諧的一切,那么和諧社會就會如期而至。
人的和諧,就是冷靜與熱情同在,就是剛柔相濟,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會的和諧,就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進步,就是各地區(qū)、各區(qū)域共同發(fā)展,就是每一項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讓人和社會都和諧,讓社會與人齊發(fā)展。
和諧則是人對自身與社會、自然的進一步認識,其實溝通也是和諧的一個組成部分。和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愛”、“仁義”,墨家的“兼愛”、“非攻”,道家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以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傳統文化中,都蘊涵著和諧的思想。一個中學生要想真正體味和諧,就要先從體驗社會和人生開始。
繽紛成就和諧作文【篇二】
三人進商店尋解渴之物,喜甜者偏愛果汁,喜淡者選擇礦泉水,喜歡又苦又甜者買下咖啡,三種味道不同,但卻因不同而和諧――― 和而不同方為和諧,若這世上只一種飲料,則不免單調而索然無味。
繽紛成就和諧,試看暮春三月,鵝柳淡煙的嫩黃,映階碧草的翠綠,出墻紅杏的艷紅,卷云時舒的碧空,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但這又有何妨?“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萬物都欣然生長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種色彩來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豐富,是真正意義的和諧。
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曼遠悠長的夢,你說 《紅樓夢》里眾相紛蕓,鐘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誰是讀者的最愛?從來是眾口難調,然而亦從來是雅俗共賞,輕撫著略微卷起的書頁,我們仿佛聽到,那“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的張揚,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憂傷,那“這個妹妹,好像哪里見過”的驚喜,那“愛哥哥,愛哥哥”的叫喚,匯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不絕于耳,味之不盡……
和諧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萬物,用同一個標準命令世間萬物達成量的一致;和諧是一位總攬全局的決策者,抑或說是指揮家,讓萬事萬物各就其位,讓它們演澤真實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諧。
千年之前,春秋戰(zhàn)國的戰(zhàn)亂年代里卻上演了空前而驚世的文化盛宴,諸子百家的爭鳴之聲穿透史冊、書卷,穿越時空仍然在耳畔擲地有聲;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 “不以自己思想來束縛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來束縛自己”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國人,而 “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續(xù)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請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選擇,請用心去領會并呵護真正的和諧,各個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請給予保護;各個地區(qū)的不同生活習性,請給予寬容;尊重商店里買不同飲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買古典音樂或是流行搖滾音樂的顧客……正是每個人的不同特性構成這變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沒有不同就沒有真正的和諧。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繽紛的色彩,
――― 為何?
――― 繽紛成就和諧!
愛與理解,和諧你我【篇三】
和諧像一顆種子,需要愛與理解的雨露來澆灌,才可以開出絢麗的花;和諧像一道彩虹,缺少愛與理解的光終究難以美好;和諧更像花的芬芳,配上愛與理解的清風,才可以傳遍人間這個春天。
老王是幸運的,眾人的努力不僅救了他的命,更溫暖了他的心,讓世界上多了一個被愛與理解溫暖的人,多了一個傳遞和諧的天使。
陳光標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傳播給十個人,等于做十件好事。”做一件好事,每告訴一個人就傳遞了一份愛與理解,就讓和諧之風在每個人身上縈 繞。而實實在在地去關愛一個人,比告訴人道理的感染力要強百倍。醫(yī)院與老板將心比心,考慮農民工的困難,關心弱勢群體的疾苦,用實際行動感動老王不是做了 件好事嗎?老王因此而感動,他會更樂意幫助他人,這不是將和諧傳遞開了嗎?
老王是幸運的,因為他做了愛與理解的橋梁,讓和諧蔚然成風。 醫(yī)院與老板的一次善舉,一次將心比心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和諧正像那散發(fā)開來的漣漪。反過來,老王的知恩圖報,將愛心傳遞給下一位病人,讓春天的溫暖 與芬芳去親吻下一位病人。這其中有老王的責任意識,他將心比心,想讓做好事的人看到自己感恩的心;有老王的愛心,他還的不只是債,還有對社會的愛。這些都 讓人們感到舒服,是一種正能量,這就是和諧。和諧社會,和諧你我。
假如老板不管不顧,少的是一位樸實的農民工,多的是一份世態(tài)炎涼、人心不古的感嘆;假如醫(yī)院堅持收費,少的是一種醫(yī)者大愛,多的是一個苦于貧困與疾病、很有可能成為不安定因素的老王;假如老王放棄責任,多的是一種搖頭嘆息的無奈與鄙視,少的是一份本該有的和諧之風。
老王的事與社會上一些醫(yī)患糾紛、民工討薪是一種對比,更是對后者赤裸裸的嘲諷。如果社會可以讓和諧蔚然成風,那醫(yī)生與患者的矛盾、農民工的工資、弱勢群體的醫(yī)療保障就有了曙光,生活也一直會有春天的暖陽。
和諧是一朵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凋謝的花,是一道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褪色的彩虹,是會伴著理解與愛的清風傳遞的花香。讓愛與理解常伴我們左右,讓將心比心成為微笑一樣常在的習慣,讓和諧成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諧社會,和諧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