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征文:我的讀書故事
楊亦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不清兒時的讀書故事,總之書是不少的。從雜志到世界名著,無一不缺。小時候,喜歡讀一些兒童童話故事,到后來不知怎么地愛上了詩歌,寫倒寫了不少,還自做自的買了兩本《汪國真詩歌集》和《泰戈爾詩歌集》,到現(xiàn)在也埋沒了。回想起,當(dāng)初的作品也只是無名之輩,泛泛而談,不禁有些好笑。倒是有件事記憶猶新。我要去看《金陵十三釵》,便對爸爸說:“我想看《金陵十三釵(cha)》!卑职中Φ馈斑@事兒你沒跟別人說吧。那讀‘chai’而不是‘cha’說完便笑。我也自慚至深,從后認(rèn)字便查,原來還有那么多的生字我不認(rèn)識!字典也破舊了幾番。提到字典,那是我媽媽一九八三年用的,早已泛黃,一股鉛味兒,不過現(xiàn)在倒是助我一臂了。如今呢,已是青春少女,卻對歷史偏愛。不久才又拜讀《說岳全傳》。英雄豪杰數(shù)不勝數(shù),使人酣暢淋漓。我猶愛讀書,連做作業(yè)也不放過。若不緊張時,我便寫完一項,就看一會兒。平常是不允許的,特別是進入六年級。現(xiàn)在只能周末偶爾放松時看,才名正言順。那時,我一個人寫作業(yè),也得防著爸媽進來。有時看得入迷,連他們快要進來都不知道,醒過神來,才將書“啪”一丟,也便無事。開、關(guān)門的聲音,甚至連腳步聲是誰的我都聽得一清二楚,有時也嚇得心驚膽戰(zhàn)。現(xiàn)想來,有利固有弊。爸爸經(jīng)常說我“最愛讀書”,不用動筆,也不用動腦,不停念叨。我卻不然,那些書我不是反復(fù)讀么?有些細節(jié)遺漏,再一次就可以補啊。每每讀完書,我總會回味一番,聯(lián)想到那些扣人心弦的畫面,夢里也會出現(xiàn)呢。唐詩宋詞,也是我猶愛。從三四歲便開始背唐詩,倒還有些用,F(xiàn)在,倒有些喜新厭舊,讀過背爛的就丟在一邊,興趣又到詞呀、膾炙人口、抒情詩上了。那么朗朗一誦,一句便有些文人的風(fēng)范與書卷氣。李清照、李白寫的詩詞,都是我的大愛;蛟S是現(xiàn)代文看慣,古文的遣詞造句變新奇了些吧。人生漫漫,經(jīng)歷的事也會無奇不有,所癡迷的書類也就不同。我連四大名著中《紅樓夢》都未讀過,又怎能說自己滿腹書香呢?人生豈不也是一本大書,連一行文都讀不懂;生活也是一本大書,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nèi)L試;社會也是如此,需要我們?nèi)嵺`。讀書論,怎一個趣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