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xué)步
有一只住在樹上的猴子,它跑得很快,只要讓它去參加跑步比賽,準(zhǔn)能拿冠軍,捧回獎杯。后來,它來到了一片豹子林,卻極為驚愕,原來,它與豹子賽跑,輸了,這給它留下了陰影。
后來,猴子苦思冥想,紙上談兵,做出了一種可笑的做法:它殺了一只豹子,剝下了皮,將豹皮連結(jié)一處,穿在身上,終日保持著豹子跑的姿勢。一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猴子又到了豹子林找豹子賽跑,不曉得輸?shù)酶鼞K。猴子不明白這其中的為什么。這時豹子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我們這兒有只豹子,它想當(dāng)天才,就效仿他人戴一個鮮艷的紅頭巾濫竽充數(shù),結(jié)果就亂做傻事,其下場及其可悲。你與它是同類人,一味地效仿我們,取我們跑步的外表,不僅沒能有多大幫助,反而礙于自己自身的能力啊!”
猴子聽了,茅塞頓開。雖然它已知原因,卻不能改過來了——它長期這么做,不僅學(xué)不到本事,連先前如何走路都忘了。
“邯鄲學(xué)步”一詞語出《莊子·秋水》:“且子獨(dú)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后來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四年級:kdj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