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童話故事《再見了,小虎》
桃源縣泥窩潭鄉(xiāng)中學124班 趙靜
從小到大,我就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因為她長得虎頭虎腦,因而取名小虎,她性格外向,愛唱愛跳還愛搞惡作劇,一點都不像女孩子,提起她,我就頭痛,因為她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記得一次,我和小虎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叫我給她倒一杯白糖水,我跑進廚房,倒了一杯水,正要放糖,只聽小虎大叫:“好精彩喲,快來看。 蔽液鷣y往杯子里放了一勺“糖”,就端進了媽媽房里,可媽媽剛喝了一口,就吐了出來,“你往里面放了什么?”媽媽皺著眉頭問,我回答:“糖啊!”“那你嘗一嘗啊”。我一嘗,連忙吐了出來,“啊,好咸”。原來我錯把食鹽當成白糖了,我出來準備找小虎算賬,可她正沖我做鬼臉呢!
還有一次,數學考試,我胸有成竹,自以為能考100分,哈哈,這下媽媽的獎賞是少不了嘍!回到家,我就把這一“喜訊”告訴了媽媽,媽媽答應我說:“如果真的考了100分,就帶你去公園玩”。我高興得一蹦三尺,似乎那公園里的環(huán)球飛車、皮劃艇都在向我招手了,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老師公布成績,我卻只得95 分,老師指著試卷說:“趙靜,你怎么把小數點給吃了呀?”引得同學哄堂大笑,可我明明點了小數點呀,對了!準是小虎下的杰作,下課后,我指著小虎的鼻子說:“都怪你,害得我不能去公園玩了!睕]想到小虎卻反來怪罪我說:“是你自己不細心,反倒說起我來了。”唉!真拿她沒轍。
在她的陪伴下,我把不該做錯的題做錯了,不該交的作業(yè)本交了,不該忘帶的鑰匙忘帶了,這時,我才意識到,不能再受她的控制了,和她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于是,我上課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不開小差,寫作業(yè)時認真、細致,考試時,細心做題,做完后還認真驗算,小虎想盡千方百計轉移我的注意力,可是怎么也達不到,同桌說,我這段時間學習越來越認真了,我暗暗高興,可小虎卻在一旁撅著嘴。
這段時間,媽媽也說我做事認真,不再丟三落四了,我為我的進步暗暗高興,突然想起了好些天都不見小虎了,我問媽媽:“小虎去哪兒了?”媽媽說:“她可能回老家去了,再也不回來了。”就這樣我和小虎徹底再見了,心里還真有些舍不得。
朋友,想知道我的伙伴姓什么嗎?她姓馬,叫馬虎。
【簡評】幽默詼諧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使整篇文章充滿喜劇色彩,文章開篇就設置了懸念,到底那個朋友是誰呢?怎么會有那么大本領?到文章末尾終于解開了這一懸念,原來是馬虎,到此文章的主題也就自然而然揭示出來了。(指導老師 張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