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祥的生平事跡
蔡永祥入伍后,立志發(fā)揚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雷鋒為榜樣,把自己的青春獻給祖國。1966年為保護錢塘江過橋列車安全而壯烈犧牲。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跟大家分享的蔡永祥生平事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蔡永祥人物概述
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東縣。 1966年2月,蔡永祥參軍,任務是守衛(wèi)錢塘江大橋。在連隊里,時時處處把方便讓給他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平時搞內(nèi)務衛(wèi)生,站崗放哨,事事?lián)屧谇懊,還經(jīng)常幫助戰(zhàn)友洗衣服、洗被單,幫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飯,被同志們稱為“半個炊事員”。1966年10月10日,為保證列車的安全,蔡永祥壯烈犧牲。
蔡永祥生平事跡
1966年2月,蔡永祥參軍來到六和塔下,當了一名守衛(wèi)錢塘江大橋的哨兵。開始他對此想不通,認為天天在大橋站崗不會做出驚天動地的成績。后來,部隊組織戰(zhàn)士們學習《為人民服務》,張思德的事跡深深打動了蔡永祥的心。他堅定地表示,要以張思德為榜樣,當一名讓人民放心滿意的守橋戰(zhàn)士。他說到做到,時時處處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一天夜里,蔡永祥剛下崗回來,脫了軍裝準備休息。這時聽說一座橋墩邊有動靜,班長要帶人搜索。蔡永祥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連衣服都顧不上穿,操起步槍,跑到搜索部隊的最前面。
在日常生活中, 蔡永祥熱心助人,學雷鋒做好事。他總是搶著打掃崗亭,沖洗廁所。三伏天外出勞動,他寧可自己受罪,卻把草帽、開水和扇子讓給其他戰(zhàn)友。 有時出門,他舍不得花幾分錢坐公共汽車,一路步行,卻用省下的津貼買《毛澤東選集》等送給大家。他從大橋的公路上走過,不是幫人挑擔,便是幫人推車。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忘了帶錢買不了票,他就把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為大娘買票,自己不顧被釘子戳破的腳傷,步行十幾里,走回連隊。有一個星期天,蔡永祥請假外出購物。當他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挑煤,他也就和大家一起干起來。干著干著,竟忘了歸隊時間。當班長批評他不該超假時,蔡永祥覺著挺委屈的。但他想到自己是個革命戰(zhàn)士,盡管是做了好事,但未按時歸隊總是不對的。因此他沒做任何解釋,把這件事情當作一次教訓來記取。后來,班長了解了蔡永祥誤假的原因,就在班務會上對他做好事的行為進行表揚,并就自己未全面了解情況而進行自我批評。但蔡永祥認真地說:“班長,你不是批評我做好事,而是批評我誤假,你批評得對啊!”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衛(wèi)在錢塘江大橋上。2時34分,由南昌開往北京的列車向大橋飛馳而來,蔡永祥突然發(fā)現(xiàn)離他40多米的鐵軌上,橫著一根大木頭。如果不排除這個險情,橋毀車翻、人員傷亡的慘禍就將發(fā)生。司機雖然采取了緊急制動,但巨大的慣性使列車仍然轟隆隆地向前沖去。在雪亮的車燈下,司機看到一位年輕的解放軍戰(zhàn)士向列車跑過來,他似乎對自己的安危毫無察覺,在即將過來的列車前拼命把大木頭掀出了軌道……乘客、列車以及蔡永祥視為生命的錢塘江大橋安然無恙,而年僅18歲的蔡永祥,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表彰他的英雄業(yè)績,南京部隊黨委決定追認蔡永祥同志為中共正式黨員,并追記一等功。蔡永祥殉職后,其感人事跡轟動全國,成為繼雷鋒之后億萬人民學習的又一楷模。
蔡永祥舍身護橋,冒險救人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大江南北。一個學習英雄蔡永祥的活動迅速在全軍、全國廣泛展開。10月30日,南京軍區(qū)作出“關于宣傳和學習蔡永祥同志的決定”,追認其為中共正式黨員,記一等功。11月12日,總政治部發(fā)出通知,號召全軍和廣大民兵向蔡永祥學習。11月18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號召全國人民向蔡永祥學習!督夥跑妶蟆窂11月17日起到年底止,先后發(fā)表了三論向蔡永祥學習的評論員文章。杭州市革命委員會根據(jù)廣大人民群眾和部隊廣大指戰(zhàn)員的要求,在錢塘江南端的月輪山建立了蔡永祥烈士陳列館,并塑像紀念。從1968 年11 月開館以來,20xx年中共接待900萬余人次,有32個國家的外賓前來參觀、憑吊蔡永祥。
對蔡永祥的人物評價
20xx年5月,77歲的村民繆金芳回憶起40多前,仍然感慨萬千。她說:1966年,18歲的好青年、好戰(zhàn)士蔡永祥舍身取義,成為肥東人乃至安徽人的驕傲。73歲的老支書蔡永仁回憶:蔡永祥家一共兄弟六個,蔡永祥排行老四,小的時候就具有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平時經(jīng)常幫五保戶挑水做飯,在村里人緣很好。有次生產(chǎn)隊失火,蔡永祥曾舍身救火。
蔡永祥的社會影響
20xx年6月8日,機神村休養(yǎng)所第二黨支部、金家浜干休所部份老同志及攝影愛好者,在支部書記許寶銀同志帶領下回到曾經(jīng)工作過的部隊——杭州市武警一支隊三中隊——蔡永祥同志生前所在的錢塘江守橋模范中隊,進行“回娘家,重溫軍旅生涯”活動。當戰(zhàn)士們看到原武警總隊政委程兆富、副總隊長胡周法、副參謀長許寶銀等首長的到來感到分外激動和敬重,均舉起神圣的右手向首長敬禮。老首長們一行在中隊官兵陪同下,饒有興趣地參觀了錢塘江守橋模范中隊事跡陳列室,重溫了蔡永祥同志身前所在部隊的成長經(jīng)歷,,觀看了講述中隊歷史的資料片,并了解到三中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連隊,建連60年建功屢屢,自60年代出了蔡永祥后又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六次、1996年被國務院、授予“錢塘江守橋模范中隊”榮譽稱號。老首長們還參觀了中隊戰(zhàn)士的食堂、宿舍,與戰(zhàn)士們親切交談。許寶銀同志參觀后有感而發(fā),即興揮毫寫下了:“學英雄業(yè)績,做英雄傳人”十個大字,不僅對守橋官兵們提出了期望,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老兵在一起進行了愉悅的座談。座談會上指導員向老首長們匯報了中隊的建設情況和所獲的成績。指導員說:“只要是在我們中隊擔任領導的同志都有一個默契,英雄的旗幟在誰的手上倒了那誰就是罪人。”老首長們聽了感到非常滿意,大家分別回憶了自己在部隊時的一些經(jīng)歷,并表示:這次回到部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雖然我們已經(jīng)退休多年,光榮傳統(tǒng)不能丟,革命意志不能退,我們要以蔡永祥精神為動力,為建設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生活品質(zhì)之城獻策、出力。
楊章耀同志結合建軍八十周年活動為中隊官兵送上了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兩張時隔七十年關系到錢江大橋的照片。一張是1937年12月為阻止日寇進犯被迫炸毀錢江大橋的歷史照片,而另一張是20xx年5月,我國自行設計并建造的高速動車組列車通過錢江大橋時的情景。楊老的這兩張照片,既是錢江大橋生動的歷史寫照,也為守橋官兵了解大橋、教育戰(zhàn)士、鼓舞士氣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