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
張鑫睿
在金秋的一個雙休日,我突然想吃餃子了,就嚷著“家家”買餃子皮,“家家”拗不過我,只好買來餃子皮,于是咱爺仨就開始包餃子了。
等爺爺調(diào)好了餡,我迫不及待地拿過一張餃子皮,學(xué)著媽媽包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包好了,媽媽卻說不能這么包。我再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哈哈!餃子成了“面皮”,像一塊餅干躺在桌子上,怪模怪樣的。媽媽告訴我包餃子的方法:“先把一小勺餡放在餃子皮中間,接著把餃子皮對折,將最頂端捏緊,然后將左右兩邊各折三下,最后把對折的位置捏緊,這個餃子就算完成了!
我照著媽媽的方法去包,把餃子放在桌子上,餃子居然站起來了,端端正正的,跟我一樣。媽媽看著我的餃子包得一個比一個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也高興極了!
我們爺仨一共包了二百多個餃子,把這些餃子全都放在桌子上,餃子像戰(zhàn)場上的哨兵一樣威武。
這次包餃子的經(jīng)歷真令人難忘。。
評:張鑫睿是二年級學(xué)生,我曾稱他為秀針學(xué)問家。他的作文思路清晰,表達富有個性。包餃子的起因、過程、結(jié)果一目了然,而過程又是寫作的重點。他輕而易舉而又順理成章地描寫了自己由外行到內(nèi)行的經(jīng)過,一是媽媽的指導(dǎo),對話明白;二是餃子形狀前后對比描寫,巧用比喻,形象具體;三是受正規(guī)語言訓(xùn)練,書面表達規(guī)范,用詞準確。如“拗不過”、“咱爺仨”、“居然”、“威武”、“迫不及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