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糍
清明前夕,清晨,院子里會傳來“嘭嘭”悶雷似的撞擊聲。一聽這聲音,我便知道,院子里的人在打麻糍了。麻糍,是一種用艾青做的塊狀糕類食品。它呈暗橄欖色,烘烤后香香糯糯,十分可口。麻糍是我們家鄉(xiāng)清明祭祀必備的祭品,因此做麻糍也成了我們家鄉(xiāng)一道經典的風景。做麻糍需要一院子人的配合。奶奶將事先摘來的新鮮艾草的老葉片摘去,還把根須拔下。爺爺把處理好后的艾青一遍遍地用熱水清洗。然后用堿水蒸煮。我們幾個小孩子,跑得快,幫著打熱水。鄰居的張奶奶把蒸過的艾青像擠毛巾一樣地擰干。姑姑幾個,把散著熱氣的一條條艾青團剁碎,她們說越碎越好?粗磺谐煞勰┌愕陌喾郾蝗M蒸好的糯米上,心里十分興奮。因為,馬上到了重要環(huán)節(jié)——打麻糍。院子里的那個大水缸似的石臼就是打麻糍的重要器材之一。將揉好的糯米團放在石臼上。現(xiàn)在的粉團,如白糍般的糯粉上有著一顆顆艾青,沒有完全融合。大伯抱來一個大木錘,這個木錘就是大麻糍的另一個重要器材。木錘可重了,現(xiàn)在的我即便是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抬起一點。只見大伯隨著吆喝聲掄起錘子砸向石臼里的米團。在抬起錘子的空隙里,奶奶手沾熱水將分一為二的米團迅速揉在一起,再快速離開……一遍遍重復,米團轉成了青色。奶奶手抹松花粉,抱起面團放到散滿松花粉的面床上,等冷卻后壓成一厘米厚的面層。再用刀切成一塊塊的。這就做成了麻糍。奶奶讓我拿幾塊送到隔壁院子里,院子里的爺爺奶奶直夸我是好孩子。我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作者 李子軒(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