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琴
張艾語
我有點排斥鋼琴,這是肯定的。
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十級考試,無形的壓力就如同一只手一般,緊緊地扼住了我的喉嚨,讓我喘不過氣來。
“要用心呀……”媽媽說。
“要用心呀……”老師說。
我越來越開始討厭鋼琴了。面對枯燥的白紙和黑色的樂符,我覺得我昏昏欲睡;面對呆板冷漠的鋼琴琴鍵,我的手機械地游走……
直到有一天,我才和意見不同媽媽的鬧完紛爭,氣咻咻地來到客廳準備練琴。鋼琴上暗淡無色的琴布,浸染上幾滴剛剛的淚珠,我毫不客氣地打開象牙琴蓋—“嘭”
我用手重重地按下了第一個音。
隨著練習(xí)曲進入了高潮,我眼眶的淚水漸漸干涸。手上漸漸的有勁了,手指也如冰化了后的水,如此靈活。我的指間彈出了一會兒舒緩、一會兒磅礴的樂曲。與媽媽的爭吵時的那種憂傷全部消失了。
呵,這忘憂琴!
彈完李斯特的《練習(xí)曲》,歡快的《土耳其進行曲》隨之跳躍地奔來了。貝多芬曲下的那份普通人民歡樂的心情,一個個地從黑白相間的琴鍵蹦出來。忘憂了,忘憂了。我陶醉在其中,緊接彈起了意境神秘的《瑪祖卡》。
在燈光下奮筆疾書的我,本來還有點小小的不開心的,現(xiàn)在又回想起當時的陶醉,嘴角邊竟還勾著一絲小小的笑容。
不是枯燥琴,不是呆板琴,是忘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