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作文400字
【篇一:不請自來的小客人】
黃韻冰
“啊,蜂鳥!”
“蜂鳥來啦!”
我抬頭一看,一只“蜂鳥”正在我們的教室里亂飛亂轉(zhuǎn)呢。
它的體型比蜜蜂大,飛得也很快。老師連忙到教室的最后面,拿了一個掃把,站在那個小客人飛來飛去的必經(jīng)之地,掃把一伸正準備帶逮它呢?伤p松躲過,老師連擊了好幾次,都被它輕輕松松地避了過去。老師只好放下掃把,拿起長桿子的校旗,一伸還是沒打到,看來這個小客人真的是武功高強,身手敏捷啊!
它飛來飛去,上下盤旋,真是來去自如。突然,得意忘形的它竟一頭撞到了窗玻璃上,掉到窗戶縫里,老師連忙跑過去,把它捏起來裝到盒子里。這下我們看得更加清楚了,原來這是一只飛蛾,翅膀一張開就能看到紅色的斑紋。
它可調(diào)皮了,在盒子里呆久了,就想出去逛逛看看了,乘老師不注意,竟然逃出“牢籠”,飛了。可老師哪能看著這飛來的作文素材,就這么逃走了呢。老師拿上盒子就開始逮,費了好長時間才又逮住了它。真牛,把老師都折騰得氣喘吁吁的。
你說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調(diào)皮不調(diào)皮呢?
【篇二:飛來的“客人”】
靳晗琪
作文課時,從窗戶外飛進來一個“客人”。
它是從窗戶里飛進來的,被一個同學看見了,他大叫起來:“馬蜂,大馬蜂!”緊跟著其他人也看見了,也喊了起來“蜂——蜂。”有的人說:“是蜂鳥吧。”老師說:“安靜!把門窗都關(guān)上,我們把它請下來。”同學們都坐在位子上,等著老師把它“請”下來。
老師“請”它,真不容易,簡直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始用掃帚去掃它,可是它飛得太高了,速度又敏捷,夠不住。老師又用隊旗想把它掃下來,旗擺過來擺過去就是打不住它,急得我都想跳起來把它拍下來。就這樣,老師拿著隊旗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掃它;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飛舞,那場面,相當?shù)責狒[!
過了一會兒,它鬧夠了,想飛走了,就向窗戶那里飛去。它可能還不知道那里是玻璃,一頭撞過去,悲劇了,它掉到窗戶邊上?赡苁亲矔灹耍w不起來了,我們輕而易舉地抓到了它。
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外形像三角形,有六只腳,一對觸角,里面穿著紅毛衣,外面披著黑大衣,可愛極了!
你猜猜這個客人是誰?它呀,是灰蛾。
【篇三:一位特殊的“客人”】
歐志明
出事了,出事了!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作文課上,班里突然飛來了一只昆蟲,很多同學都說它是蜂鳥,我也認為它就是第九課《空中霸王的克星》上說的蜂鳥,蜂鳥飛到誰那里誰就害怕。蜂鳥多厲害,肌肉結(jié)實,行動快速敏捷,嘴巴鋒利,連空中霸王老鷹都不是它的對手,況且我們這些小不點。一位膽子大的同學提議說:“老師你把門關(guān)上,把它捉住讓我們看看。”門剛關(guān)上,蜂鳥看見了,趕快飛到窗戶那里準備逃跑,誰知道突然撞到了墻上,落下來了,老師連忙過去把它抓住。
老師把它放到展板上讓我們觀察。它的顏色是黑灰色的,頭上長著兩個觸角,一對大翅膀,能把整個身體包起來。
老師說:“它不是一只蜂鳥,而是一只灰蛾。”然后老師又用尺子晃來晃去碰它,那只灰蛾嚇得亂飛。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拿了好幾本書摞在一起,把灰蛾放在上面,離鏡頭更近了,這樣我們就能看得更清了。
雖然它不是蜂鳥,沒有蜂鳥漂亮,但我們還是很喜歡它。
最后灰蛾覺得無聊了,就飛走了。我多希望它能多呆一會兒呀!
【篇四:突如其來的“小客人”】
南鈁舒
星期四的作文課,本是平淡無奇的,一位突如其來的“小客人”卻為課堂添了幾分色彩。
本來我們正無聊地謄寫作文,突然章智大叫道:“蜂鳥!”這個“小客人”確實和蜂鳥的體型很相似,行動也很靈敏。老師也不顧自己的形象,手里拿著一把寶劍(掃把)去捉它,可是夠不著。老師又換了把“武器”,揮舞著校旗,可還是沾不到它的邊。為了讓它不逃跑,老師下了“圣旨”,把門窗全部關(guān)緊。這時,它不知是飛累了,還是故意玩耍。竟一頭撞到了墻上,落下來了。老師大喜,飛奔過去把它抓住,放到電子屏幕上讓我們看。
它呀,全身烏黑,在陽光照耀下卻能出現(xiàn)淡淡的,棕紅色的光芒。翅膀低垂,比它的身體還要長。頭上有一對觸角,好像和針一樣細,腹部灰暗,粗大。翅膀應該振速很快,因為飛時翅膀模糊不清。
它趁著老師不注意,突然飛了,老師趕快追上去。誰知它是個“路癡”,根本分不清方向,又撞到墻上,暈菜了,被老師重新抓住了。
這位“小客人”陪伴了我們一會兒,最后還是被老師放了。它飛走時繞著我們飛來了好幾圈,好像在說:我看看你們誰能把我寫得可愛點,誰最先把作文寫完?
“小客人”,再見!
忘了告訴你了,“小客人”其實是一只灰蛾。
【篇五:不速之客】
武津宇
這幾天,我們的教室里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位“客人”,擾得我們不得安寧。
你瞧這位客人,一來就在我們的教室的各個角落里,掘下了一個個深洞。
一位同學眼尖,首先發(fā)現(xiàn)了它的“罪證”,先是一陣刺耳的尖叫,而后,趕緊向老師報案。
隨后,我們的目光集聚在那位同學所指的地方,可當我們看時,只有墻和地板,根本沒有“客人”的蹤影。
下課后,一些膽大的男同學一時興起,想要抓住它。
他們很快便用火眼金睛鎖定了它的老窩——鼠洞,等目標明確,便開始布置引誘老鼠的陣地。他們把食物放在鼠洞旁,然后便守著洞口……不一會兒,“客人”就被這香味引誘了出來。
其中一名同學最為膽大,抬腳一踏便正中“客人”,就像當年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那一刻,我似乎聽到了震耳欲聾的山石崩塌聲。
我們忙圍上去,那“客人”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一些女同學,就為這位“客人”準備安排“厚葬”。她們先用掃帚將它掃進簸萁,然后送進了垃圾桶,最后隆重地送回了“故土”——垃圾箱。這位“不速之客”終于不再打擾我們了,我們重又恢復了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