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
有人說,老師是園丁,是春蠶,但是我的語文老師陳老師在我的眼里卻是一位活脫脫的善變的“魔術師”。 課堂上,陳老師是一位“幽默大師”。不管多么難的知識點,從他的嘴里蹦出來總是那么的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判斷是否比喻句是最讓我們頭疼的事,一考到比喻句就發(fā)暈。這不,陳老師又出這類題目給我們做了。“‘前面那個人像我的爸爸。’這句話是比喻句嗎?”這不是小菜一碟嗎?太簡單了!大家都胸有成竹,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是!”“恩,不錯。比喻句要注意不能用同類相比。”說到這里,陳老師話鋒一轉(zhuǎn),“我再考考你們,‘前面那頭豬像我的爸爸。’這句話是比喻句嗎?”暈!陳老師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我們?nèi)滩蛔?ldquo;撲哧”一聲笑了,笑聲一浪高過一浪。陳老師真逗,哪有把人比作豬的呢?笑聲過后,我們又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咦,這招還真靈。從此,大家再也沒有在這類題目上出錯。 我們犯了錯,陳老師板起臉,成了一位“鐵面天王。”平時,我們筆頭的作業(yè)很少,但陳老師經(jīng)常從課文里劃出一些優(yōu)美句段讓我們背誦。有些同學只顧貪玩,忘記了。結(jié)果第二天被老師逮了個正著。還有些同學背得結(jié)結(jié)巴巴,企圖蒙混過關,但還是逃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這時,陳老師的臉像蒙上了一層陰云,一點笑容也沒有了,難看極了。他一字一頓地說:“你傷了我的心,我就傷你的手。”那些“倒霉蛋”只好乖乖地抄課文去了。當然,抄完后,他們都將課文爛熟于心了。雖然陳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格,但是我們卻很喜歡他。因為他的教學方法別具一格:他將復習作業(yè)勻到了平時。因此,考試的時候,我們幾乎沒什么作業(yè),學習得很輕松,這也算是他“教學有方”吧! 在大課間的時候,陳老師成了我們的“大朋友”。他和我們一起運動,一起玩耍,打成一片。伴隨著陣陣加油聲,我們正舉行著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蔡老師也參與其中。陳老師在人群中左沖右突,把我們撞得東倒西歪。我們猝不及防,陳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進籃筐,突然急停轉(zhuǎn)身,投籃,球進了!球場上一片歡騰。陳老師也高興地手舞足蹈,哪有半點老師的尊嚴。 陳老師真是我身邊的一位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