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作文500字
每到臘月底,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風(fēng)俗。去年回老家的過春節(jié)的時,我終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
前一天晚上,爺爺把糯米用井水泡好。第二天早上,把泡得脹鼓鼓的糯米端上桌來,倒進木桶里。用熊熊烈火來蒸。我們則把事先準(zhǔn)備好的石盆、木棒拿出來,擺在門外。等屋子里飄滿米香時,糯米就粒粒熟透了。把火關(guān)掉,把糯米倒入石盆。爸爸爸和伯伯操起兩根木棒,往里面使勁一搗,還喊起了號子。媽媽則一手提著水桶,一手沾著水給糯米翻個身。每搗幾下,就要沾點水,才不會粘。
爸爸他們越打越有勁,糯米漸漸成了糊狀。剛開始搗還挺輕松,后來,糯米不是顆粒了,十分粘手。一搗下去,就沾著不放。必須搗一下,就沾點水才行。不一會兒,爸爸他們就滿頭大汗了。好不容易干完了,爸爸累的頭發(fā)都濕透了。媽媽把打好的面團放在竹篩上,上面鋪了一層面粉。媽媽把面團扭成條狀,不時揪下一團。我們則把面團做成糍粑。先在手掌心滾成球形,再用手一壓,又用大指拇按住中心,順著中心一邊按一邊轉(zhuǎn),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個。大家熱火朝天地干著,忙的不亦樂乎。終于糍粑出爐了,我急忙搶了一個,咬了一口,真是香甜可口呀。
我望著美味的糍粑,心想:正是我國這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才造就了糍粑這等美食啊。我們一定要繼續(xù)把這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