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劉關張三上臥龍崗有感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上臥龍崗”一節(jié)講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在送走徐庶之后,去臥龍崗上請諸葛亮。前兩次去請諸葛亮,不湊巧的諸葛亮卻兩次都不在家。脾氣暴躁的張飛認為諸葛亮只是個鄉(xiāng)下草包罷了,可不是徐庶和司馬微說的什么“圣賢”,只是徒有虛名。但是劉備卻不這么認為,第三次去請了諸葛亮,最終請到了諸葛亮,這才有了以后三分天下的格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志者事竟成”,也告訴我們做事要有恒心,堅持到底才會勝利。
現(xiàn)實中這類事情也非常多,我媽媽的同事想去給她的孩子報個繪畫班,經(jīng)過考察,最終選擇了一個名氣比較大的繪畫班。但是幾次去,繪畫班的人數(shù)都是滿的。媽媽的同事認為這個繪畫班每次都是滿的,太耽誤時間了,建議她女兒換一個繪畫班比較好?墒撬呐畠簠s不同意,堅持等待,最后終于在那個繪畫班報上名了。而且那個小姑娘也因為選擇了好的繪畫班,繪畫水平進步很快。
還有一件發(fā)生在我媽媽身上的事。我媽媽是一名研究生,但她是在工作了一年后才考得研究生。本來媽媽在上大學時就想考研究生,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媽媽只好忍痛放棄了考研究生。工作以后,媽媽一直都沒有放棄考研究生的念頭。工作一年后,媽媽終于有機會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雖然當時媽媽的工作環(huán)境、居住條件都非常差,但媽媽咬牙堅持,抓緊一切時間復習學習。在媽媽的努力下,終于考上了研究生,這又一次見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愿我們每個人都做有志者,不怕困難,堅持到底,最終會取得我們想要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