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滋味”為話題
苦哉?甜哉?
一陣風(fēng)能喚醒一個季節(jié),一棵嫩牙可以振奮一灘荒原,一涓細流足以滋潤一座高山,一種苦澀滋味能夠激活百味人生,一種苦澀滋味可以喚起沉睡的心靈,一種苦澀滋味足以創(chuàng)造人生的奇跡,苦,是人生中最甜的滋味。
苦中尋甜,創(chuàng)造奇跡
世界著名的勵志大師約翰.庫提斯剛出生時就被醫(yī)生斷言活不過當(dāng)天,二十歲時接受截肢手術(shù),三十歲時患癌癥,生活的磨難讓他飽嘗了人生“苦”滋味,可是你知道嗎,這個沒有腳的人卻能游泳、駕車,并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勵志大師,可謂“甜”也。
用堅定的信念擁抱不幸的命運,苦痛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當(dāng)歲月的雙翼在你手掌劃下苦痛的傷痕,請珍惜這份苦澀,那么當(dāng)你回首遙望時,你會看到在人生苦痛的路口,留有你自信的微笑和頑強的身影。
化苦為甜,事在人為
生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折,品嘗苦澀,八次競選八次落選,可他并沒有因此消沉,而是越戰(zhàn)越勇,最終化苦為甜,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
他不僅將苦化為自身品嘗的甜,更化為千萬人民可品嘗的甜,黑奴自由了,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了,美國經(jīng)濟起步了!這讓世人震驚:品嘗了無數(shù)次的“苦”,其實是為“甜”積蓄力量,最終贏得滿堂喝彩,千古流芳。
苦哉?甜哉?皆為人為之也。
苦中覺醒,后曉甜味
云煙漫漫。翠華搖搖,揭開歷史的帷幕,我看見他正在急筆飛書,口中念著“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好一個司馬遷!受辱的苦痛令他覺醒,著書勵志,誰說我是孬種?提起沉重的筆桿,鑄就千古絕唱!天地蒼茫一根骨文采飛揚司馬遷!誰說苦難后爬不起來,誰說他注定一世恥辱,苦盡甘來盡享文壇盛況!
不為功名,著書勵志顯于后世。
受辱不屈,志氣書寫萬里河山。
飽嘗辛酸苦辣,歷盡寒來暑往,看慣日出日落,體察百味人生,這才明白,化苦為甜,人生輝煌,苦中能創(chuàng)造奇跡,苦苦甜甜,亦我所樂,苦在甜哉,“味”在人為,你不妨試試,化苦海為蜂蜜,撐起苦之舟,方能駛向甜之岸!
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百味的,既是可以平淡的,像是遺憾于“樹隱昭陽宮”的宮女;又是突兀澎湃的,正如“愁云慘淡萬里凝”一樣的莊嚴穆靜。
寂寞的味道是酒味。喝的越多,反而卻忘記了他真正的滋味。李白是狂放直白的,于是當(dāng)他嘗到了寂寞滋味,就疾呼道:“古來圣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彼講到曹植的盛宴“斗酒千斤恣歡謔”。李白用他的筆最直白地排遣了寂寞的滋味。他被唐玄宗召入宮,是何等的寂寞呢!
于是我們說寂寞的滋味是得意的甜根上結(jié)出的失意的苦果。
寂寞的味道是野花的鮮味。莫名地有一種少年的粗率不拘與灑脫的感覺。莊子便是這樣的人。他是寂寞的,一生只做過小官,一次楚王派人去恭敬地請他出仕,要以國事相勞煩,而莊子正垂釣溪邊,與姜子牙不同的是,他宛然拒絕了,自己只是一只安于“弋尾于涂”的烏龜,不愿出仕,若出,就再難有花草相伴,更無寂寞的滋味了。他安守了寂寞的滋味,是因為他懂得“山木自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