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記敘文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寫好記敘文關(guān)鍵是個能否展開的問題。能展開,合理了,作文就好,把記敘文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好。因為起因?qū)懞昧,就有了發(fā)展的基礎(chǔ),經(jīng)過才便于展開。經(jīng)過寫好了,結(jié)果也就好處理了。在這三項中,重要的是寫好經(jīng)過,把經(jīng)過寫得變化多姿而富有邏輯,充實飽滿,令人信服,這樣再加上起因和結(jié)尾,記敘文就寫好了。
那么,怎樣寫好經(jīng)過呢?
一是讓學生大膽運用推理,推理事,推理人,推理出合乎情理的必然邏輯;二是讓學生大膽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材料,豐富故事,是內(nèi)容充實;三是寫前要進行討論研究,每人列出提綱,然后挑幾個學生照自己列的提綱說一說,讓別的學生評一評,結(jié)構(gòu)是否合理,主題是否鮮明。不行的再幫他設(shè)計修改,再讓他認識,認識怎么改,從中學會寫。當然, 這樣費時費力。但只要做下去,學生這樣進行開放性的學習,寫作記敘文肯定會大有提高。我通過這樣做,就連平時不愛寫作文的學生也愛寫了,動起來了,主動參加到提高作文水平的行列里去了。收效確實很大。學生由怕寫作文變?yōu)閻蹖懽魑牧耍⑶页霈F(xiàn)一些構(gòu)思大膽奇特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凡響的能力,比以前大大進步了。
當然,這里有一個“真實”的問題。有人強調(diào)作文要真實,但這不能機械地去理解。認為照葫蘆畫瓢就是真實,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原封不動地搬來,對真實進行狹隘地理解。如果要這樣,絕對培養(yǎng)不出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也難培養(yǎng)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出來的學生只能是干巴巴的人,對作文無實際寫作能力。因此會害了學生。另一方面,生活畢竟是需要取舍的。這取舍其中就否定了照搬。比如,一個搶救人的場面夾一個小偷,伸手把別人的錢夾偷走了。你寫這場面,一般就不能把這騙子寫進去,而應當集中寫他們那種文明奉獻精神,使主題鮮明而突出。再一方面是,作文有時是應試,時間緊、材料少、來不及準備,不虛構(gòu)怎么行?
當然,屬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新聞報道是絕對要真實的。但這在訓練學生時就要講明,相信學生是不會“胡來”的。他們會分清性質(zhì)。
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不觀察,不積累,可以省事。相反,要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大膽想象,討論研究,正是在平時大量觀察、大量積累的情況下才得以進行的。如果沒有平時的觀察積累和認識提高,你是不會了解事物的。不了解事物,你就無從想象,進行合理的取舍,把記敘文合乎情理的展開,從而寫不出高質(zhì)量的記敘文。因為掌握材料是一回事,寫出高質(zhì)量的記敘文又是一回事。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當然,學生在寫作文時,還要學會和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使作文達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景,生動、形象、傳神。同時還要有高尚的情操,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等。這樣才能文如其人,形神兼?zhèn),相得益彰。但在一篇文章里,很難全面兼顧。就記敘文的展開問題,重點進行了論述。因為展開了,才能牽神動性,才能寄議論與抒情融入記敘文里去。記敘文也才有寫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