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決定品質”作文指導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老子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崩献犹嵝选⒏嬲]世人:做難事、做大事,須從小、易、細處著手;面對小、易、細之事,絕不可掉以輕心。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所謂成也細節(jié),敗也細節(jié)。因此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這就是細節(jié)的魅力,細節(jié)決定品質。
請以“細節(jié)決定品質”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襲。
【構思提示】
細節(jié),就是細小的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細節(jié)因其細微,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其實,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不可忽視細節(jié)。唯有重視每一個細節(jié),不斷修正、不斷改善每一個細節(jié),方可到達成功的彼岸和理想的境界。學習中重視細節(jié),可助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工作中重視細節(jié),可助你創(chuàng)造事業(yè)的輝煌,修養(yǎng)中重視細節(jié),可助你成就優(yōu)秀的品格。從某種意義上讀,善待細節(jié),等于善待我們自己;關注細節(jié),就是關注細節(jié)背后的品質。注重細節(jié),把握細節(jié),不僅是一種認真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自身素養(yǎng)、品質的外在顯現。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jié),偉大卻不期而至。無論你的志向、理想多么偉大,人生之夢之么絢麗多彩,沒有細節(jié)做基石,一切皆是空談。細節(jié)決定品質,細節(jié)決定命運,細節(jié)決定成功!
“細節(jié)決定品質”這個話題,在構思上可寫一個人對待細節(jié)上表現出的態(tài)度、修養(yǎng),也可寫不同的民族對待細節(jié)的差異、高下;可寫善待細節(jié)的態(tài)度取得的良效,也可寫忽視細節(jié)給個人、集體造成的損害……
【附1】學生習作
成功從細節(jié)開始
王琛
成功的關鍵是什么?這個問題被人們無數次地追問,而答案卻是豐富多彩的。在《<細節(jié)決定成敗>序言》中作者寫道:“人的一生的成就由他的品質決定,而決定一個人品質的就是細節(jié)。”想必這句話應該是對“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問題的最好回答。
有一個大學剛畢業(yè)的女孩去德國一家大公司面試,而后她被告知要在家等三天才能知道結果。不料當天晚上她就收到那家公司落聘的郵件。雖然心中十分難過,但她在回復的郵件中仍對該公司給她提供的面試機會表示感謝。三天后,她又收到一封郵件:我們榮幸地通知你,你已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三天前的郵件是我們最后一道測試題,只有你在沮喪之時仍不忘記感恩,我們非常欣賞你這份美好的心靈。
這最后一道測試題高明之處在于,它能是測試出一個人在無望之時是否有感恩之心。就憑比別人多回復一個郵件,女孩從眾多的才俊精英中脫穎而出,為自己贏得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比別人多回復一句感謝的話,看似是一件容易、簡單不過的事,但它卻將女孩善良、感恩的品質展現在人們面前,獲得這份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托爾斯泰曾說: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托翁一語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旅館之一――美國希爾頓旅館的經營策略就是“抓住細節(jié)”。總公司經理康希•希爾頓要求每個員工不管多么辛勞都要向旅客保持禮貌的微笑,他認為旅館服務員沒有微笑,正像花園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陽與春風。他說:“如果我是旅客,我寧愿住進雖然只有殘舊地毯,但處處見到微笑的旅館;不愿走進只有第一流設備而看不見微笑的地方……”
服務人員嘴角的微微上揚,展現給人們快樂與禮貌。它不僅表示友好與尊重的表情,更代表了這個酒店的品質,這就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如今的我們,心中懷著干一番大事業(yè)的夢想,有時卻忽略了身邊的一些小事:教室的燈想不起隨手關掉,果皮紙屑隨手丟在了風中,公共場合打鬧喧嘩也是家常便飯……這些細節(jié)雖不傷大雅,但卻像水珠折射太陽光芒一樣反映出我們的品質,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必定會影響我們今后成長與發(fā)展。
朋友,成功之路并不遙遠,但成功要求你從細節(jié)做起。
【附2】美文選
細節(jié)中的災難
柯南
新聞學教科書上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有人在報紙上撰文,講一個普通美國人一生需要消耗多少食物,要吃掉多少頭牛。一位細心的讀者仔細計算了文中羅列的一大串數字后發(fā)現,照作者的說法,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吃掉8.7磅肉。
這種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事,如果不是出現在白紙黑字上,而是出現在航天領域,那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1998年nasa發(fā)射了用于探測火星全球氣候的“火星氣候軌道器”。1999年9月,這個探測器抵達了火星,按計劃它將進入環(huán)繞火星的軌道運行,然而它進入火星軌道之后就失蹤了,上億美元打了水漂。nasa后來發(fā)現,探測器本身沒有故障,問題出在一個非常愚蠢的細節(jié)錯誤上。探測器的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使用英制單位設計了探測器,而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操縱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小組使用公制。他們忘記了在軟件中轉換這兩種不同的單位制,結果使探測器的軌道遠遠低于預定高度,致使它在火星大氣中燒毀了。
以前的行星探測器也曾因為細節(jié)而出錯。1989年,nasa發(fā)射了“伽利略”木星探測器。當探測器飛到距離太陽足夠遠的位置之后,nasa發(fā)現,探測器的主天線打不開了。這個主天線是一把直徑4.8米的“傘”,發(fā)射時“傘”處于閉合狀態(tài),在飛行途中才會完全打開。nasa工程人員嘗試了多種辦法,包括讓探測器作出各種旋轉動作,幫助“傘”打開,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只好依靠探測器上的一個低增益天線進行通訊,通訊速率因此降低到原來的萬分之一。在這個速率上,科學家等待探測器的數據要等到頭發(fā)變白(后來經過改進的通訊手段使從這個探測器上下載數據的速率提高了100倍)。
給這次任務造成遺憾的可能原因被歸結于天線的潤滑劑。據推測,在長時間等待發(fā)射的過程中,天線的潤滑劑可能干涸了。這是相關聯的兩個事故:“伽利略”原定于1986年發(fā)射,由于“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的失事,直到1989年它才升空。
“挑戰(zhàn)者”號的事故也源自一個細節(jié)。當航天飛機升空約60秒的時候,右助推火箭起火,繼而點燃了貯藏大量燃料的外貯箱。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調查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物理學家費曼)表明,事故的原因要歸結于助推火箭上的一個o型密封環(huán)。這個橡膠環(huán)的作用是封住火箭燃氣的泄漏。然而發(fā)射時候的低溫讓橡膠變脆,密封失效。航天飛機已經飛行了許多次,但是這一次,一個細節(jié)造成了悲劇。
XX年,又有7名宇航員死于一場事故!案鐐惐葋啞碧柡教祜w機在起飛的時候有一塊泡沫塑料砸在了機翼上,機翼防熱瓦被砸壞。這塊公文包大小的塑料來自外貯箱表面,原本是為外貯箱保溫的(外貯箱裝滿了低溫燃料,如果不涂這層保溫材料,外壁就會大量結冰)。當航天飛機重返地球的時候,摩擦產生的熾熱氣體從被砸壞的防熱瓦處鉆進了機翼,最終導致了“哥倫比亞”號在空中解體。
航天史上最大的災難是發(fā)生在地面上的。1960年10月,蘇聯戰(zhàn)略火箭軍司令涅杰林元帥視察r-16導彈的發(fā)射。在導彈升空之前出現了故障,發(fā)射被暫停。涅杰林忽視了一個細節(jié):檢修的時候要把燃料重新排空。他命令技術人員去發(fā)射架上檢修導彈,結果調試過程中一個信號點燃了導彈的第二級,火焰立刻燒穿了第一級的燃料箱,發(fā)生了大爆炸。包括涅杰林在內的100多人(具體人數有爭議)在爆炸中喪生。
細節(jié)帶來的災難遠遠不止這些,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也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啟示是,如果不重視細節(jié),造成的災難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中國青年報》XX年03月01日
細節(jié)構成完美
李群 編譯
米開朗基羅在精心做雕塑時,一位朋友到訪。小談之后,朋友離開。不久他又返回,發(fā)現米開朗基羅仍在同一座雕塑上工作。上次來訪時他就覺得作品已經接近完工,這次并沒有看到明顯的變化,于是他叫道:“剛才你并沒有一直在雕塑這件作品,是吧?”
“我的確一直在工作,”米開朗基羅回答,“我正在修飾面部特征,潤色腿部肌肉,磨光軀干部分;剛才我將某些部位的表現處理得更柔和一些,加強了眼睛的表現!
“但這都是無關緊要的,”來訪者說,“它們只是瑣碎的細節(jié)。”
“也許是的,”米開朗基羅回答,“但是細節(jié)構成完美,完美無小事!
《環(huán)球時報》XX年03月29日
幸福在于細節(jié)
佚名
學生完成了繪畫作業(yè),希望老師給個評價。老師認真地看了圖畫,向學生要來調色板和畫筆,開始修改,寥寥數筆之后,畫作有了明顯的改變,從平庸無趣變成了生動優(yōu)美。
看著修改過的圖畫,學生感嘆不已,用極其崇拜的語氣問老師,為何只改變幾個細節(jié)就會使畫面發(fā)生如此巨大的改變,老師回答,藝術就在于細節(jié)。
如果你肯留意,就會發(fā)現我們的人生充滿了細節(jié)。有時,一些大事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忽略了每天都圍繞在身邊的一些細小的事物:一只歌唱的小鳥、一朵盛開的鮮花……這些細節(jié)加在一起,就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同。
家庭、夫妻、戀人和朋友,生活中所有的關系都建立在小小的細節(jié)之上,沒有人會要求你為他穿越太平洋,只希望你可以在他生日那天送去祝福;沒有人會要求你登上珠穆朗瑪峰采集奇花異草來證明你的愛情,只盼望你在她生病的時候送上一份問候。
有人翹首企盼有一天能以某種英雄的方式證明自己對戀人的愛,然而遺憾的是時間在等待中流逝,許多微小卻可以刻骨銘心的細節(jié)也從指間溜走。也許你的另一半一生都不需要你給他捐一個腎,卻一直在盼望你能給他回一個電話。
有人覺得幸福的來臨是突如其來的重大事情,就像中彩票一樣,其實不然。幸福存在于點滴之中,存在于構成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中。一朵小花、一封信、肩旁上的親昵一拍獲一句鼓勵的話,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無足輕重。
《南方都市報》(《讀寫月報》XX年第5期)
【附3】 “細節(jié)決定成敗”作文素材集錦
汪中求在《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書中說:“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zhàn)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zhí)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guī)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guī)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jié)、把小事做細!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有鑒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嚴、細、實、恒”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yè)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透出一絲不茍的嚴謹,真正做到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疏而不漏。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fā)現其中有許多細節(jié)被二號線忽略了。如一號線三級臺階的設計,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出口處設計了一個轉彎,可節(jié)省下很多電,從而減少運營成本;靠近站臺約50厘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當乘客走近站臺邊時,就會有了“警惕”性。正因為這些細節(jié)的忽略,導致二號線的運營成本遠遠高于一號線。
在德國,有這樣一則故事:一群大學生在德國某城市街頭做了個試驗。他們把“男”、“女”兩個字分別貼在馬路邊兩個并排電話亭的門上。結果發(fā)現,來打電話的男士都走進了“男”電話亭,女士則都進了“女”電話亭。一會兒,“男”電話亭爆滿,先生們寧可在門外排隊,也不去光顧正空著的“女”電話亭。這時又一位先生匆匆走來,當他看到“男”電話亭爆滿時,便毫不猶豫地進了“女”電話亭。大學生們上前一問,排在“男”電話亭外等候的全是德國人,那個闖入“女”電話亭的是個法國人。
XX年02月01日,載有七名宇航員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結束了為期16天的太空任務之后,返回地球,但在著陸前發(fā)生意外,航天飛機解體墜毀。美宇航局最終確定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原因是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的缺陷。
我國前些年澳星發(fā)射失敗也就是細節(jié)問題:在配電器上多了一塊0.15毫米的鋁物質,正是這一點點鋁物質導致澳星爆炸。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細節(jié)是魔鬼”五個字。
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
19xx年,美國建設魁北克大橋。設計者庫帕認為是“最佳、最省的”,還飄飄欲仙、忘乎所以地把大橋的長度由原來的500米加長到600米,以爭取成為世界第一橋。橋的建設速度很快,施工組織也很完善。正當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為大橋剪彩時,忽然聽到一聲耳欲聾的巨響――大橋塌了,19000噸鋼材和86名建橋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人生還。事后調查原因,是由于庫帕沉溺于自我陶醉,忽略了對橋梁重量的精確計算,從而釀成了一場悲劇。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可以坐著豪華的奔馳去會見各國政府首腦;可一到周末,他卻只能駕駛著屬于他自己的舊寶馬車,在保鏢開的豪華奔馳一前一后保護下,去美麗的呂貝克海灘度假。如果在中國早就成了不可思議的轟動新聞,而在德國僅是茶余飯后的花邊新聞,德國人認為這是每個公民理所當然遵守的事,政府總理沒有理由不受國家法律法規(guī)約束,他們堅信“法律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
中國人從小教育孩子不要吃虧。在中國的大學食堂,打飯時學生們總是擠作一團。然而留學韓國的中國人卻發(fā)現,韓國學生自動排隊,飯票都是自己扔在盒子里,無人監(jiān)視。
韓日世界杯期間,韓國球迷的表現給全世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們在場上服裝統(tǒng)一,用具統(tǒng)一,口號統(tǒng)一,數萬人掀起紅色巨浪,高呼“大韓民國”,讓人感覺到強烈的震撼。而中國球迷人數也不少,可是都是四五十人各自為戰(zhàn),從服裝到口號,五花八門,形不成合力,只感到雜亂。比完賽,韓國球迷都要收拾好身邊的雜物再走?墒侵袊蛎运街帲榈,其中竟有許許多多的小五星紅旗!
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公民的旅游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批評,人民群眾反應強烈!爸袊,便后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當大批游客成為中國的最新出口品時,“中國人”卻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亂丟垃圾,坐公交車搶座,排隊加塞,大庭廣眾脫鞋脫襪、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糾紛惡語相向……XX年9月22日,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游局公布了從網上征集的10類“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常見不文明行為”,以上行為全部榜上有名。
美國的希爾頓旅館,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旅館之一,總公司經理康希•希爾頓要求每個員工不管多么辛勞都要向旅客保持禮貌的微笑。希爾頓認為:“旅館服務員沒有微笑,正像花園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陽與春風!彼f:“如果我是旅客,我寧愿住進雖然只有殘舊地毯,但處處見到微笑的旅館;不愿走進只有第一流設備而看不見微笑的地方……”
19世紀末的一天,英國王室在倫敦舉行晚宴,接待來訪的印度某部落首領。當時主持這次晚宴的是“皇太子”溫莎公爵。宴會中,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氣氛熱烈,可就在宴會快要結束時出了一件事。侍者為每個客人端來了洗手盆,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銀器里盛著亮晶晶的水,以為是喝的水,很多人便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貴族們個個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把眼光投向了主持人。溫莎公爵卻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自然而得體”地一飲而盡。于是,大家便紛紛仿效,本來要造成的難堪與尷尬頃刻釋然,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
法國一位名叫切爾西的女記者走訪了在二戰(zhàn)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對日本的廣島和中國的南京兩個災難深重的城市記錄得比較詳細,現摘抄一些: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殘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難以找到當年屠城遺址。南京:大屠釘死難人數36萬人以上,紀念館“哭墻”上只刻有3000個死者的名字。廣島:XX年8月6日,公布原子彈受害者221893人,精確到個位。廣島:每年8月6日,舉行悼念大會,8月15日,鐘聲汽笛鳴響,工廠、學校、機關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從1985年才開始,1997年才有了拉響防空警報和車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會會場,鮮見肅立默哀場面。南京:參加紀念大會人數左右,最多不到1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廣島:參加紀念大會的有5萬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兩個民族對歷史的記憶,為什么差別這么大?
1981年春,當時身為副總統(tǒng)的布什正在一次飛往外地的例行公務旅行的飛機“空軍2號”上。突然布什接到國務卿黑格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出事了,請你盡快返回華盛頓!睅追昼姾蟮囊环饷茈娭懈嬷偨y(tǒng)里根已中彈,正在華盛頓大學醫(yī)院的手術室里接受緊急搶救,飛機調頭飛向首都華盛頓。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45分鐘,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馬西尼中校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馬西尼突然想出了個注意,他說:“如果按常規(guī)在安德魯斯降落后,再換乘海軍陸站隊一架直升飛機,飛抵副總統(tǒng)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辈际部紤]了一下,決定放棄這個緊急到達的計劃,仍按常規(guī)行事。他解釋道:“約翰中校,只有總統(tǒng)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只能有一個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不是總統(tǒng)。
托馬斯•杰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一天他和孫子從田間走過,一個正在干活的農工取下帽子向他們鞠躬致敬。杰斐遜立刻摘下帽子,鞠躬回禮,態(tài)度比農工還謙遜。杰斐遜的孫子大惑不解:“您貴為總統(tǒng),又是農場的主人,鞠躬卻比手下的工人還低,這不是自降身份嗎?”老總統(tǒng)嚴厲地說:“難道你覺得農工應該比你更有教養(yǎng),更懂禮貌嗎?”聽了祖父的話,男孩兒羞愧不已,趕緊還禮。杰斐遜的臉上這才露出了微笑。
在日本東京的地價在不斷的上漲,一般普通的員工都沒有錢住在東京城內,所以他們都住在東京郊外,大多數人每天要利用地鐵上下班。早上7點到9點和晚上9點鐘左右是兩個交通非常高的高峰。為了保障人們的順利出行,地鐵運營商充分考慮了出行高峰和低谷之間客流量的差異,科學精準地安排谷峰的車輛配置,使地鐵經濟而高效地進行著。方便、快捷固然是日本地鐵的主要特點,而車廂里的一些細節(jié)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日早上10點以前座椅是豎起來的,10點以后會自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