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百法(65---66)
65.學會借用“他山之石”
同學們作文時,可能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選好材料以后,卻展不 開文章思路,不知從哪兒下筆;有時雖然有了思路,可又覺得俗氣,缺 少新意。這是一個構(gòu)思、布局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問題。 如何使文章情節(jié)既符合題目要求,又別出心裁呢?想開去,巧借“他山之石”——以他人的優(yōu)點來補救自己的短處,或以他人的短處來引發(fā) 自己正確的言行心理,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大家讀讀下面這篇短文,體會一下文章在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假如我是班長
我們班的紀律、學習空氣實在差。例如我是班長,會怎樣做呢? 有一次,老師到別的班去聽課,給我們留了不少的作業(yè)。班長王立 明只想著他的作業(yè),一點兒也不管那些說話、下位的學生。我想:假如 我是班長,我決不能只單單想著自己的學習,還要想著大家,想著維持班集體的紀律;這樣才算是一個稱職的班長嗎! 我跟班長是很要好的伙伴,于是下課我對他說:“咱們班的紀律、學習這樣差,你也不想想辦法,太不盡職了吧!”他滿不在乎地說:“現(xiàn) 在誰管誰呀!都快期末考試了,我不顧自己的學習,管他們干什么?難 道他們將來考上大學能讓我也上大學嗎?我看你也顧顧自己吧,每次考 那么點兒分!”聽了他的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假如我是班 長的話,我一不能自私,二要虛心接受大家正確的意見,決不能諷刺、 嘲笑差生。
還有一次,下課的時候,有兩個同學打起架來。我看老師、班長都 不在,就上前去拉架。誰知,好心不得好報:我給他們勸架,他們倒說 我不是班長,多管閑事。我好委屈呀,心想:這時我假如是班長的話, 那該有多好!
這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夢,說我真的當上了班長,還是大家一致選 舉的。我笑呀、笑呀,直笑到醒來。我把夢說給媽媽聽,媽媽卻說我:“把自己管好就行了,非想當什么班長,‘官迷’,我看你還是早點兒 斷了這個念頭兒吧!”媽媽怎么也不理解我?當班長不是為了自己爭名 奪利,而是為了要把班集體搞好,成為學校的先鋒。
同學們,我想得對嗎?哪一天你當上了班長,會像我想的這樣去做嗎?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這個題目,作文時是很不容易展開思路、寫出 有新意的文章來的;弄不好,文章還會寫成缺少具體事例、說大話、空 發(fā)一些議論的“流水帳”。而小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借‘他人之短’來 引發(fā)自己正確的言行心理”的寫作方法:
先寫現(xiàn)任班長如何自私、對工作不負責任,又不聽別人建議,還諷 刺嘲笑他人一事,引出自己假如是班長會怎樣做的心理;接著寫自己給 兩個同學拉架,反受奚落一事,引出自己“當時假如是班長的話,那該 有多好啊”的強烈思想感情;最后寫自己連做夢都想著當班長,媽媽卻笑自己“官迷”一事,引出自己當班長是想更好地為班集體,為廣大同 學服務的一席話。
全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特別是在表達方法上,敘、議結(jié)合,環(huán) 環(huán)緊扣,很有新意,準確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思想。
【思考練習】
(1)借用“他山之石”,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在什么情況下 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2)以《我要向他(她)學習》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學習“借 用‘他山之石’”的方法來寫。寫前先列出作文提綱。
66.學會使用襯托
畫花總要畫綠葉作陪襯。俗話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 作畫是這樣,寫文章也是如此。作文時,為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常常 要用其他人物或事物來陪襯、對照,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做襯托(或烘托、映襯)。 襯托是對描述對象采用的一種間接表現(xiàn)手法,是通過對其他人物或事物的記敘,從側(cè)面形容、宣染,以達到突出主要描寫對象、深化主題、 提高文章感染力的藝術(shù)效果。
怎樣使用襯托呢?襯托的使用形式主要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1)正襯:就是利用同主體事物相類似的事物作陪襯。如《松坊溪 的冬天》,文章一下筆并不是就寫松坊溪冬天的美景,而是用了很多筆 墨去描繪松坊溪平時優(yōu)美的景色,然后再寫雪后松坊溪的美景。這就襯 托出雪后的松坊溪更美。
。2)反襯:就是從反面襯托,利用同主體事物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作 陪襯。如《小站》:文中寫在列車經(jīng)過小站這一轉(zhuǎn)瞬間,“你也許看到 一間紅瓦灰墻的小屋??而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車兩旁依然是逼人 而來的山巖和巨石!边@是用“逼人而來的山巖和巨石”來反襯車站的“小”。文中寫“站在月臺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禿禿的石頭山,沒 有什么秀麗的景色?墒蔷驮谶@兒,就在這個小站上,卻出現(xiàn)了一股活 潑的噴泉,幾樹燦爛的杏花!边@是用到處“光禿禿的石頭山”來反襯 小站的“美”,給旅客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除以上兩種襯托形式外,還有“以虛襯實”、“以靜襯動”等形式。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著力寫小女孩 5 次擦燃火柴所產(chǎn)生的美妙 幻景,及“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凍死街頭,以她的幻景襯托現(xiàn)實, 幻景愈美好,愈突出現(xiàn)實的冷酷,小女孩的悲慘;《觀潮》一文,寫潮 來之前錢塘江江面平靜、薄霧籠罩,完全是為了反襯大潮來時的奇特、 排山倒海的氣勢。
襯托手法在具體用于寫入文章時,一般又有以下幾種使用形式:
①以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梢杂靡蝗艘r托另一人,或用一人襯 托幾人;也可以用幾人襯托一人,或用多人襯托一人。如:《少年閏土》, 寫“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 這樣危險的經(jīng)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弊髡邚娬{(diào)“我” 空虛、知識貧乏,目的就是與閏土形成對照,反襯閏土知識豐富,表達 自己對閏土的羨慕和敬佩之情!段业男氖隆芬晃模瑢懡愕軅z和“我” 互相許愿,以及各自如何對待自己的諾言。全文以“我”作陪襯,突出 了小姐弟倆說話算話、堅守諾言的好品質(zhì)!恫荽杓芬晃,寫周瑜 施“毒計”終被擊敗,魯肅對立軍令狀疑慮、對“草船借箭”迷惑不解 到贊嘆不已,曹操奸詐無比卻也中“計”。全文對周瑜、魯肅、曹操三 人的刻畫,都從不同的側(cè)面襯托出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以上三例如果分別稱為“一人襯一人”、“一人對兩人”、“三人 襯一人”的話,那么《跳水》一文可謂是用甲板上被“嚇呆了”的眾人 來襯托沉著鎮(zhèn)靜、急中生智的船長一人了。
、谝跃拔、環(huán)境描寫,交代背景等來襯托人物。如《草原》一文,開頭著力描寫草原的美麗景色,這與下文描述蒙古族同胞的風俗習慣和 熱情歡迎、殷切款待客人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作者以寫草原之美,生動地襯 托出蒙古族人民心靈之美,民族團結(jié)的精神之美。又如《飛奪瀘定橋》 一文,寫天黑、下雨、路泥濘,瀘定橋離水面幾十丈高、沒有木板、搖 晃難行,大渡河水流湍急、叫人心驚膽寒,對岸山勢險峻、易守難攻, 守敵狂傲囂張等,都很好地反襯出了紅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壓倒一切、所 向無敵的革命精神。
使用襯托時需要注意的是:襯托不同于對比,它有主次之分;作陪 襯的事物、人物,總是用來說明或突出被陪襯事物、人物的。因此,運 用襯托手法,要賓、主分明,作陪襯的事物或人物,與被陪襯的事物或 人物,要讓讀者一看便清楚;千萬不能喧賓奪主,沖淡了被陪襯的事物 或人物。
【思考練習】
。1)什么叫襯托?怎樣使用襯托?使用襯托時需要注意什么?
(2)以《讓我____的一個人》(如敬重、厭惡等)為題,寫一篇記 敘文,要求用上襯托的手法。寫前先列出作文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