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六十六 起著雍涒灘正月,盡屠維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癸亥,以孫覺為右正言、同知諫院。帝與覺言,欲革積弊,覺曰:“弊固不可以不革,革而當,其悔乃亡!钡鄯Q其知理。
五月,癸酉,帝謂文彥博等曰:“丁渭、王欽若、陳彭年何如人?”彥博等各以所聞對,因言:“當時修建宮殿,皆謂等開之,耗祖宗積儲過半,至今府庫不復充實。”帝曰:“王旦為宰相,不得無過!表n絳曰:“旦嘗諫,真宗不從;求去位,又弗許!钡墼唬骸笆掠胁槐,當極論列,豈可以求去塞責??”
國子監(jiān)言補試國子監(jiān)生以九百人為額,從之。
甲戌,募饑民補廂軍。
庚辰,詔兩制及國子監(jiān)舉諸王宮教授。
丙戌,遼主駐特古里。
戊戌,廢慶成軍。
六月,癸卯,錄唐魏征、狄仁杰后;從韓琦請也。
丁未,占城來貢。
辛亥,詔:“諸路監(jiān)司訪尋州縣,興復水利,如能設法勸誘修筑塘堰、圩堤,功利有實,當議旌寵!
壬子,遼西北路雨谷三十里。
乙卯,賜知唐州高賦敕書獎諭。賦在唐五年,比罷,增戶萬一千有奇,辟田三萬馀頃,歲益稅二萬二千有奇,作陂堰四十有四。
是月,河溢恩州烏欄堤,又決冀州棗強埽,北注瀛州之域。
秋,七月,壬申,遼署烏庫德哷勒部都統(tǒng)軍司。
癸酉,詔:“謀殺已傷,按問,欲舉自首者,從謀殺減二等論!背,登州奏,有婦阿云,母服中聘于韋,惡韋丑陋,謀殺韋,傷而不死。及按問,欲舉自首。審刑院、大理寺論死,用違律為婚奏裁,敕貸其死。知登州許遵奏,引律因犯殺傷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從故殺傷法,以謀為所因,當用按問欲舉條減二等;刑部定如審刑、大理。時遵方召判大理,御史臺劾遵,而遵不伏,請下兩制議,乃令翰林學士司馬光、王安石同議。安石以謀與殺為二事,光言:“謀殺,猶故殺也,皆一事,不可分。若謀為所由,與殺為二,則故與殺亦可為二邪?”二人議不同,遂各為奏,光議是刑部,安石議是遵。詔從安石議。
乙亥,名秦州新筑大甘谷口砦曰甘谷城。初,秦州生戶為諒祚劫而西徙,有空地百里,名篳篥,知州馬仲甫請城而耕之,即大甘谷口砦也。至是特賜名。
丙子,遼主獵于黑嶺。
丁丑,詔:“諸路帥臣、監(jiān)司及兩制、知雜御史已上,各舉武勇謀略三班使臣二人!
賜布衣王安國進士及第。安國,安石弟也,舉茂材異等。有司考其所獻《序言》為第一,以母喪不試,廬墓三年。韓絳薦其材行,召試,賜及第,除西京國子教授。
己卯,群臣表上尊號曰奉元憲道文武仁孝,詔不許。及第三表,司馬光入直,因言:“尊號之禮,非先王令典,起于唐武后、中宗之世,遂為故事。先帝不受尊號,天下莫不稱頌。末年,有建言者謂國家與契丹往來書信,彼有尊號而我獨無,以為深恥,于是群臣復以非時上尊號。昔漢文帝時,匈奴自稱‘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不聞文帝復為大名以加之也。愿陛下追用先帝本意,不受此號!钡鄞髳,手詔答光曰:“非卿,朕不聞此言。”遂終不許。
以觀文殿學士、尚書左丞、知越州陳升之知樞密院事。故事,樞密使與知院事不并置,時文彥博、呂公著既為使,帝以升之三輔政,欲稍異其禮,故特命之。
辛巳,孫覺責授太子中允,仍知諫院。先是陳升之登對,帝面許擢置中樞。而覺相繼登對,帝因與言。“升之宜居宥密;邵亢不才,向欲使守長安,而宰相以為無過!睍r升之已有成命,而覺不知,退即上言:“宜使亢知永興,升之為樞密使。”帝以覺為希旨收恩,故責之。覺又言滕甫貪污頗僻,斥其七罪,帝不信,以覺疏示甫,甫謝曰:“陛下無所疑,臣無所愧,足矣!
壬午,以恩、冀州河決,賜水死家緡錢及下戶粟。
甲申,京師地震。乙酉,又震,大雨。是夜,月食,有司言《明天歷》不效,當改;詔司天更造新歷。
知開封府呂公著上疏曰:“自昔人君遇災者,或恐懼以致福,或簡誣以致禍。上以至誠待下,則下思盡誠以應之,上下盡誠而變異不消者,未之有也。唯君人者去偏聽獨任之弊,而不主先入之語,則不為邪說所亂。顏淵問為邦,孔子以遠佞人為戒。蓋佞人唯恐不合于君,則其勢易親;正人唯恐不合其義,則其勢易疏。惟先格王正厥事,未有事正而世不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