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狀》教案
【教學(xué)目標(biāo)】1、掌握文言知識。
2、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diǎn)。
【教學(xué)重點(diǎn)】
1、掌握文言知識。
2、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diǎn)。
【教學(xué)難點(diǎn)】
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diǎn)。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在中國歷史最繁榮的朝代之一唐朝,有一位入朝為官的文人,他在文壇上的政治革新夢想破滅了,但在文壇上,他司法古文的主張形成了一個運(yùn)動,他也因創(chuàng)作了許多文風(fēng)樸實(shí)的散文而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課文的作者——柳宗元。
二、作者介紹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xùn)|(今山西永濟(jì)),后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xùn)|。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古文運(yùn)動,并稱韓柳。柳宗元主張改革文體文風(fēng),提倡詩文內(nèi)容充實(shí)、形式生動,反對追求形式、華麗靡空的文風(fēng)。他詩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長散文,著名的有《封建論》、《捕蛇者說》、《永州八記》、《三戒》等。
三、初讀課文,解題
段太尉,名秀實(shí),字成公,官至司農(nóng)卿。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士兵在京嘩變,德宗倉皇出奔,叛軍遂擁戴原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為帝。時段在朝中,以狂賊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額,被害,追贈太尉。狀,指行狀,人死后,寫在“墓志銘”或“傳”之前,先有一篇總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材料,以供給編寫死者傳記或墓志銘時參考。逸事狀專錄人物逸事,是狀的一種變體。
四、梳理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 不嗛,輒奮擊。 嗛(qiè),通“慊”,滿足,快意。
2. 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狀,辭甚巽。 巽,通“遜”,謙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間。 斄,通“邰”,今陜西武功。
(二)詞類活用
1. 暴且亂。 亂:形容詞作動詞,發(fā)生禍亂。
2. 晞一營大噪,盡甲。 甲:名詞作動詞,穿上鎧甲。
3. 乃我困汝。 困: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處于困境險地。
4. 遇不可,必達(dá)其志。 達(dá):使動用法,使……表達(dá)出來。
5. 裂裳衣瘡。 衣:名詞作動詞,用衣裳纏裹。
6. 手注善藥。 手:名詞作狀語,親手。
7. 殺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詞作動詞,穿盔甲。
(三)特殊句式
1. 亂天子邊,欲誰歸罪:賓前。
2. 以(之)如司農(nóng)治事堂,棲之(于)梁木上:省略句。
3. 段公,仁信大人也:判斷句。
4.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判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