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排泄的英語:形容廁所的英語
wc是廁所的標示,這是國內任何人都知道的。而且知識分子都該知道這是 water closet的簡寫。但這個非常正式的英語,在英語系國家,也就是在美國或英國,根本看不到。
據(jù)說把這種標示用在廁所上最多的是法國,在其它歐洲國家也會看到。 可是在法語的字母中本來是沒有w這個字,所以用“兩個v”的方法表示w,除了用在華盛頓washington或滑鐵盧waterloo等外國的名稱外,平常不使用。
把法語沒有的w用在廁所的標示上,實在令人感到有趣。這意思是說用法語標示骯臟的地方太可惜了,還是用英語好。
可是英國人也不服氣,英國的母親讓嬰兒尿尿時說“weewee”, 這是把法語的“是”oui重復兩次形成的,而且經(jīng)學者的研究獲得證實,因此就這樣地把嬰兒的小雞雞說成your weewee(你的小雞雞)。
這是表示對不干凈的東西互相用對方的語言。例如, 對“不打招呼就離去”的不禮貌行為,在英國說franch leave(法國式的離去);另一方面,法國對同樣的情形說aller a l'anglaise(英國式的離去)。
英國人和法國人互相敵視,可由政治上戴高樂總統(tǒng)阻止英國加入eec,或美國肯尼迪總統(tǒng)再三請求,法國也堅持自己要作核子試爆就可證明,沒想到在“廁所”上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另外,我們的母親們讓嬰兒尿尿時會說“噓、噓”,如果讓美國人看到這種場面,也許是以為在說shit shit而大吃一驚,F(xiàn)在介紹一則使用shit的俚語。但是和美國人-尤其在女性面前-千萬不要隨意地使用,這是男人之間的談話,不可誤用。
he is in the shithouse. (他在廁所里。)
這句話另外的意思是“他現(xiàn)在正在做有趣的事”。排泄會帶來快感, 這是全世界的人都一樣,但這也是美國人才有的幽默方式之一。
在shithouse里的人當然會退下內褲,如果這時有人進來一定會慌張。
he was caught with his pants down. (他在退下內褲時被捕。)
這樣說時并不是指真正的被逮捕,而是“正在做的時候被發(fā)覺”的意思。 在廁所里,或在性行為中,或想偷糖果吃等等行為時很不巧地被發(fā)現(xiàn), 就可以用這句話了。這也可以用在日常談話中。
事情本身淫穢時,形容的話本身也被視為淫穢。為了避免這種情形, 人們就會盡可能地把有淫穢味道的話,改變成新而沒有不良意味的話,例如原有的toilet 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有下流的意味了。
一八七三年語學權威威蒙肯就指出,用toilet或wash-room(洗手間)取代其他低級的說法?墒沁@樣高雅的toilet,如今又有了低級的意味。孩子們在嬉戲中, 就有頑皮的孩子在看到to let(出租)的牌子時,在中間加一個i字,可見toilet含有不好的韻味。前往英美的各位紳士們,千萬不要說toilet這句話。
現(xiàn)在就研究一下在英語會話中該如何說廁所。 到外國旅行時最難過的事情莫過于該排出去的東西沒有排出去。
有關上廁所,我們曾聽說過一些人述說在外國觀光旅游時發(fā)生過的臭事。
有一位男士聽說區(qū)別男女廁所最簡便方法,就是記住字長的是“男廁”, 字短的是“女廁”,因此他進去的不是men而是women弄得面紅耳赤。
這是因為只知道廁所的標示有gentlemen和ladies而犯下的錯誤,因此似乎應該知道一些有關廁所的各種標示法。
除以上的men、women和gentlemen、ladies之外,在美國的迪斯耐樂園,男用是標示princes(王子),女用是princesses(公主)。另一方面在德國以herren(紳士用)與damen(淑女用)區(qū)別。
據(jù)說有一位日本人按住自己的前面到處向人問where's gentlemen。gentlemen 的意思是“紳士”并不是“廁所”,一直到了實在無法可忍的時刻, 還是開口問“toilet在哪里?”而終于解決了問題, 所以萬一真的搞不清哪兒是廁所時無妨就 用稍為不入流的話。
或許改問道“where's the john”(約翰在哪里?),說不定還能找到廁所。 耶穌的使徒約翰好象也受到現(xiàn)代人的歡迎,一方面可做“廁所”的代名詞, 另一方面如果說dear john letter(給親愛的約翰的信), 則是代表和情人的“絕交信”的意思。
通常,不擅長英語的人問廁所的所在地可以用where做以下的詢問。
where's the men's room? (男人的房間在哪里?)
where's the gentlemen's room? (紳士的房間在哪里?)
where's the rest room? (休息室在哪里?)
如果是女性可以問:
where's the powder room? (化妝室在哪里?)
我們有時說“洗手間”,但在歐美等國家洗手的地方通常是“浴室”bathroom ,所以要問:
where's the bathroom? (浴室在哪里?)
因為浴室和廁所大多在一起,所以被帶到浴室就能解決問題了。 稍許會說英語的人,較高雅的說法是:
may i wash my hands? (我可以洗手嗎?)
如果在派對等場合被問到:
anyone wants to wash hands? (哪一位要洗手?)
可不能誤以為是飯前洗手,那是在問“有沒有人要去廁所?”如果再瀟灑一點的說法是:
i must see a man about a dog. (我要為狗的事去見一位男人。)
這是“我要去廁所”的意思,因為doghouse是“廁所”。
高雅的母親絕不會對孩子說“去尿尿”。
在登山的人,如是女性有需要時就說“摘花”, 男性有需要時則說“打山雞”。
這可能是因為姿勢很象的關系,如果有女性說:
i must go and pick flowers. (我需要去摘花。)
男性可千萬不能說“我們一起去”。
在英國小便是免費的,但大便就要一便士,在門口就有老人看守換零錢。因此說:
i must spend a penny. (我必須去花一便士。)
意思就是要去廁所。在物價高漲的今天,除了這里,沒有用一便士的地方了。 在美國的公共廁所(public comfort station)大便是收費的。
解決人類最私密private的地方竟然冠以public,實在是有趣的用法。
可知道euphemism的意思嗎?這是“婉轉說法”的意思,英語系的國家有很多場合需要euphemism。如toilet曾經(jīng)是婉轉的高雅說法,但如今已有下流的意味, 可見婉轉說法euphemism也會有逐漸變成下流的一天。在the story of language 一書中,作者mario pei是這樣寫的:“不論是出自迷信,還是從其它社會性的理由產(chǎn)生的, 婉轉說法的基本特征如下──隨著時間婉轉的意味變淡薄,出現(xiàn)赤裸裸的意思, 而成為和原來的意思完全相同,因此就成為禁忌語,然后有新的婉轉語取代。”
用以說明廁所的用語還很多。依據(jù)american thesaurus of slang有:
cash a check (提款)
go to the bank (上銀行)
feed a dog (喂狗)
give a chinaman a music lesson (教中國人音樂)
go feed the goldfish (去喂金魚)
go see a dog (去看狗)
go see the baby (去看嬰兒)
go to egypt (到埃及)
go water the lawn (在草地上澆水)
see johnny (去看強尼)
shoot a dog (射擊狗)
visit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拜訪商工會館)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說法之多令人感到驚訝, 可是相象這些話的背后的意思也很有趣。把存在銀行的錢提出來--就是cash a check,因此要“去銀行”, 所以go to the bank有了“排泄”的意思。
我們養(yǎng)魚喂大便是常有的事,英語也是“去喂金魚”很有趣的對比。
在另外一章也會談到,johnny是“男性的東西”,大概相當于我們說的“老二”。所以see johnny就是“看老二”去了。
“尿道”的俚語是water pipe(水管),所以“去草地澆水”water the lawn 也是有道理的。
“排便”defecation有些人說成是call of nature(自然的呼喚), 可是我和英美人一面在廁所里方便,一面“直接采訪”的結果,告訴我說 take a leak的人最多。
另外也說crap,或使用傾斜車的dump(放下),或用squat(蹲下)表示。
既然談到骯臟的事,順便說一下,下痢時的“排便”是:
backdoor trot (從后門跑)
因為形容得非常妙,不由得令人發(fā)笑。當然最常使用,連孩子們都知道的是shit。
“排便”的“高級標準語”是defecate。說“高級標準語”的時候, 不是受過教育的英美人士往往也不懂。有一句一般性的標準語是relieve the bowels(解除大腸的緊張)。能生動表現(xiàn)這種感覺的俚語有:
blow
do one's business
drop one's wax
ease nature
sit on the throne
relieve nature
relieve oneself
do no.2
確實把積存的東西送出去以后, 會有“做完一件事”的感覺, 因此能了解 do one's business 的意思。 “感到爽快”也是事實, 所以難怪要說
relieve oneself。
relieve的意思是“幫助”或“緩和別人的痛苦”:
i am much relieved to hear that. (我聽了以后松一口氣。)
i am completely relieved of my headache. (我從頭痛完全解脫出來。)
如果是名詞relief,則與“救援投手”(relief pitcher)的意思相同。
“要大小便”是nature calls(自然的呼喚,而聽到這種自然的要求,使其輕松) 的就是relieve nature或ease nature。
所謂do no.2是小孩子的說法,“小便”是說do no.1,自然地“大”號就成為no. 2。
另外,聽說對“小便”是說stand up,對“大便”則是說sit down, 但實際上還沒有對外國人講過,不過那種感覺還是能了解(但只能用于男性)。
用squat(蹲下)形容的理由也容易理解。
最后的“登上王冠的寶座”確實很有趣味。天下人都能做的行為大概只有這件事,至少在這個時候有“身為國王般的爽快感覺”也是不錯的。
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 he is in the shithouse(他在廁所里)是“覺得爽快感”,這兩句話是相似的。
當然也可使用shit,不過用上面的說法比較有趣味。
另外“放屁”(fart)說成break wind(破風)或unload(卸貨)也有實在感。
“排泄出來的東西”該怎么說呢?“大便”的標準語是dung,在俚語的說法有以下的情形:
dead soldier
sewage
body wax
honey
大概是最后的honey 聽起來最順耳的關系, 使用者最多。 “水肥車”是 honey wagon(蜂蜜車),所以“排便”也可說成honey dipping(滴答滴答掉下蜂蜜),是高雅(?)的說法?
在鄉(xiāng)下常在夜晚到外面大便,好象不只是我們,英美也是如此,故有night soil (夜晚的土)的說法,然后在上面蓋沙sand。也就是那里變成廁所,但這個廁所不是water closet,而是sand closet,如果要做標示,就不應該是wc,而是sc了。
在醫(yī)院“驗便”時,醫(yī)生會說:
may i have your specimen?
specimen是“標本、樣本”的意思,所以很容易理解。但千萬不能說your dung,更遑論說your shit,如果患者是婦女一定會昏倒的。
既然說到臟東西,順便也學習“馬糞”horse dung的有趣形容。
biscuits (餅干)
road apples (路上的蘋果)
horse apples (馬蘋果)
用“蘋果”來形容確實很妙。如果是“牛糞”cow dung就沒有那樣絕妙, 但還是很巧妙地用meadow dressing(牧場的佐料)或pancakes(雞蛋餅)。
“dressing”是西餐的生菜作為佐料用的。franch dressing(法式沙拉調味料 )想必已經(jīng)知道。(也許今晚的西餐已經(jīng)吃不下去了。)
“排尿”urinate的最一般的說法,兒童是說“劈”,可以寫成p或pea、pee 都可以,可能是piss的縮寫,詳細的情形請參考下一節(jié)的vpiss。
如果是大人,說leak(泄)或take a leak的情形較多。另外不同的說法是:
shake a lily
shake the dew off the lily
water the lawn
都是能立刻想象到的形容法。如果小便告急時是說:
my back teeth are afloat. (我的大牙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