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綠茶
蘄春綠茶,葉片細膩鮮嫩,湯色碧綠清澈,入口鮮爽醇永,具有色翠、味醇、形美的特點。李時珍說他最喜蘄茶“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shù)碗,輕汗發(fā)而肌骨清,頗覺痛快”。并說:“蘄茶諸種,唯仙人臺茶最佳”。仙人臺主峰海拔一千一百七十六米。它勢若屏風,橫旦蘄州之北。這里春夏兩季,經常云霧繚繞,氣候溫和濕潤,宜于種茶。種茶興起于漢代,發(fā)展于盛唐。漢代茶林,遍及山腰,唐時茶花,笑開絕頂,故有“漢半腰唐到頂”之說。
蘄茶也和“蘄春四寶”一樣,出名以后就遭到厄運。貢茶使茶農不堪負擔,有一首民謠至今讀來仍字字催淚。“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到解放前夕,仙人臺茶林不足二十畝。一九五六年,蘄春縣人民政府在這里建起茶場,現(xiàn)有茶園一千多畝,年產茶葉八萬余斤。制茶技術在吸取傳統(tǒng)經驗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焙制的“旗槍”、“臺茶”,其形如旗附槍,沖泡后,湯色碧綠明潔,香味醇厚,堪稱名茶,現(xiàn)已銷售港澳與南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