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jī)緣巧合熱干面
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依府面、四川擔(dān)擔(dān)面、北方炸醬面并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制作的方法是先將面條基本煮熟,然后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nèi)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作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
熱于面的問世純屬一個偶然的機(jī)會。約在七十年前雙口長堤街關(guān)帝廟一帶有個姓李的熟食小販,因脖子上長了一個肉瘤,別人稱他“李包”。他原來賣的是涼粉和湯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賣一天后回到家中,還剩下不少面條。他怕餿了,便把面條煮了一下,撈起來晾在案板上,誰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壺,油全都潑在面上。李包懊喪之余,靈機(jī)一動,便索性將面條與麻油拌勻,然后扇涼,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將面在水里燙了幾下,撈起來放在碗里加上作料賣給顧客。有人問:“這是什么面?”李包脫口而出:“熱干面”,這一天的面條比哪天都賣得好,一個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誕生了。
人們都說熱干面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xué)藝,也賣起熱干面來。現(xiàn)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干面館和攤點(diǎn),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diǎn)之一。其中蔡林記是其中最有特點(diǎn)、最有名氣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