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土家族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土家族地區(qū)盛產(chǎn)茶葉,而且加工制作技術(shù)精細,歷史悠久,成為土家族地區(qū)向中央王朝朝貢的馳名方物,也是土家族民間饋贈交際的上等禮品。茶葉是土家族地區(qū)的家常飲料,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又有獨特用法。最具有民族風味特點的是油茶湯。土家族的油茶湯有悠久的制作飲用歷史。陸羽在《茶經(jīng)》中記載唐宋時“荊巴間,看茶葉做餅,葉老者餅以茶膏出之,欲者各飲,先圣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覆之,用蔥、姜、橘呈之,其醒酒,令人不服”。有的地方稱之為擂茶:“取吳萸、胡桃共搗爛煮沸作茶,此惟黔咸接壤處有之。”
土家族的茶道也別具一格。既可體驗古老的飲茶樂趣,又有迷人風味。頭道稱為“親親熱熱”,即用滾沸的開水沖泡的一碗云霧茶,清淡素雅,意在熱氣騰騰待客;二道稱為“香香噴噴”,即茶葉放有臘肉碎丁,其香無比;三道茶稱為“甜甜蜜蜜”,即以雞蛋代茶,意在良好的祝愿。
還有罐罐茶和大盆涼茶,都是土家族日常飲用及婚宴、祝壽、新屋落成、賓宴等場合酒余飯后的好飲料。土家族民謠:“客來不辦苞谷飯,請到家中喝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