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粥
【原料】 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干地黃6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取新鮮生地黃適量,洗凈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黃汁約50毫升;蛴糜诘攸S60克煎取藥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黃汁,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服,空腹食。
【療效】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消渴病及熱病后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退,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干作渴,口鼻出血。
【注意事項(xiàng)】 服此藥粥時(shí),忌吃蔥白、韭菜、薤白及蘿卜。
生地黃粥
【原料】 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干地黃6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取新鮮生地黃適量,洗凈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黃汁約50毫升;蛴糜诘攸S60克煎取藥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黃汁,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服,空腹食。
【療效】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消渴病及熱病后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退,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干作渴,口鼻出血。
【注意事項(xiàng)】 服此藥粥時(shí),忌吃蔥白、韭菜、薤白及蘿卜。
【原料】 桑椹30克,薏米、葡萄干各20克,大米適量。 【制作】 將以上前三味同大米煮粥。 【用法】 每日分2次服食。 【療效】 利水消腫。適用于早期慢性腎炎。
【原料】 南瓜、山藥、粳米各30克。 【制作】 將南瓜切丁,山藥切片,與粳米共煮成粥。 【用法】 隨意服食,每日2-3次。 【療效】 補(bǔ)中止渴。適用于糖尿病。
【原料】 山藥、烏雞膏各30克,粳米100克,蔥、姜、鹽適量。 【制作】 將山藥與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入烏雞膏(油)、蔥、姜、鹽,待沸,即可食用。 【用法】 空腹溫?zé)岱?【療效】 補(bǔ)腎養(yǎng)陰,退熱,止帶。
【原料】 山楂30克,雞血藤、益母草各12克,當(dāng)歸9克,川芎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作】 先將上五味藥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紅糖同煮為粥。 【用法】 經(jīng)前1周開始服用,每日2次,溫服,服至月經(jīng)來潮。
【原料】 白扁豆5-10克,人參2-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扁豆,將熟時(shí)入米同煮成粥,同時(shí)單煎人參取汁,粥熟時(shí)將人參汁兌入,調(diào)勻即可。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療效】 健脾止泄,益精補(bǔ)肺。
【原料】 瘦豬肉末、粳米(或小米)各50克。 【制作】 將肉末與粳米(或小米)同煮為粥。 【用法】 每日分3次,溫?zé)岱场?【療效】 適用于小兒麻疹恢復(fù)期,為保證身體對(duì)熱量營養(yǎng)的需要。
【原料】 薏苡仁30克,紫米、糯米各80克,紅棗9枚,桂圓肉、紅糖各25克。 【制作】 將薏苡仁、紫米、糯米淘洗干凈,紅棗去核洗凈切成4瓣,三種米加入適量清水同煮至沸,待米熟,再加入紅棗、桂元肉、紅糖煮成粥。
【原料】 桑葉10克,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制作】 先將桑葉、新鮮荷葉洗凈煎湯,取汁去渣,加入粳米(洗凈)同煮成粥,兌入沙糖調(diào)勻即可。 【用法】 供早晚餐溫?zé)岱,或作點(diǎn)心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