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吃湯圓須吃得健康
3月4日就是元宵節(jié),民間習俗習慣提燈籠、吃湯圓應景。營養(yǎng)師提醒,湯圓熱量高,一天最好不超過吃5顆,咀嚼時要細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此外,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和三酸甘油酯偏高的民眾,吃湯圓時應該適量,以免影響疾病控制。華人都有吃湯圓的習慣,營養(yǎng)師免不了要提醒有慢性病及需要控制體重的病友要特別控制食量,尤其湯圓因蛋白質含量低,必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不足,不宜取代正餐。
湯圓在一般超市或賣場已是日常食品,不只元宵節(jié)才吃得到,臺灣成大醫(yī)院營養(yǎng)部主任郭素娥表示,由于過年期間的飲食多已過量或是不均衡,加上活動量不足,吃湯圓應控制食量,應景淺嘗即可。
郭素娥指出,無餡料的小湯圓10顆就有約70大卡熱量,包餡的甜湯圓1顆就有70大卡,鮮肉湯圓1顆也有55大卡,她表示,吃湯圓建議“咸食”,在湯中加入當季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量,并減少糖分,小湯圓吃個10至15顆,包肉湯圓2顆就差不多了,如果喜愛“甜食”,建議加入少許桂圓干、白木耳及紅糖,糖尿病友建議以代糖取代紅糖、冰糖。
此外,營養(yǎng)師提醒,湯圓除了熱量高,糯米黏性也高、不易消化,老年人和幼兒等吞咽與消化能力較不佳的民眾,食用時就要注意,由于湯圓不像肉類、米飯等,在口中感覺有相當硬度,口感滑潤就可能造成囫圇吞咽,相對提高湯圓噎住喉嚨的危險。
沒有經過仔細嚼食就吞進肚后也不好消化,建議舀盛給老人與幼童時,要注意量與大小適中問題,食用者咀嚼也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