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餌塊
餌塊是大理地區(qū)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系用優(yōu)質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制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制成的餌塊色澤潔白、質地細嫩、有筋骨,味美可口。以大理喜洲、巍山等地所產餌塊為最出名,是云南餌塊的上品。這些地方生產的餌塊,在色、香、味上獨具特色,無論煮、炒皆不粘糊,其干制品保質期長,便于攜帶,最受外地旅游者的喜愛。每年冬季,年頭歲尾時,大理民間按習俗都要做小餌塊。小餌塊用木模壓制成花卉、動物圖樣,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贈送,相互品嘗,這時的餌塊即是風味食品,又是民間工藝品,還頗有喜慶之意。
大理餌塊食用多樣,最有特色的是新鮮現揉的燒餌塊,其加工過程是:將蒸熟、沖搗后的餌塊團放在光滑潔凈的大理石板上,用手揉成餅狀后,按各自品食習慣,內包白糖、核桃仁或芝麻醬、鹵腐、油條等佐料,加放在木炭上慢慢烘烤至表皮微黃后,即可食用。這種燒烤出來的餌塊香脆可口,食后許久還余香在口,倍受人們的青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