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一個人的安謐,兩個人的知己,都是快樂。一杯清茶,一個小世界。茶有著士大夫的優(yōu)雅情懷和隱士的恬淡風骨,比較適合“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清幽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
我愛喝茶,但不精通茶道。茶泡了,只知道顏色好不好,喝到嘴里口感怎么樣。平常呢,碰到什么就喝什么。
有一陣子我倒是專挑一種茶喝,差點喝上癮。我和朋友坐著,泡一大壺龍山云毫,一邊品茶一邊閑談人生。龍山云毫是云南西雙版納產(chǎn)的,喝起來不僅口感好沁人心脾,而且爽眼。茶葉一根根松針似的直立在水中,擠擠挨挨又有條不紊。有時候我和朋友看茶也會看半天。我們都不年輕了,又經(jīng)歷了許多事,話就少了許多。茶香一層層沉淀下來,在暖暖的安靜中我們只靜靜談話、輕輕喝茶。這是幾年前的事了,后來,我們各奔東西,再見面的機會也就很少了。茶倒七分,留三分做人情,朋友是我的知音,知音卻漸成回想了。只是我還記得在那個明月當空的中秋之夜和一個作家朋友一起望月的情景。
中秋圓月鉆出云堆,斜倚在菩提樹梢,瀉流出清冽的光波。我們癡癡地抬頭凝望,凝望這中秋圓月。白瓷般的月,具有瓷質(zhì)的韻致,瓷質(zhì)的光澤,那么博大、那么純凈、那么透明,這是中華大地的明燈,是恬靜夜空中騰躍的心臟。瓷質(zhì)的月,蕩過秦漢,蕩過唐宋元明清,在黃河浪濤中濯洗過,在“三原色”的長江中浸泡過。留有李白的吻痕,留有蘇軾的指紋,留有白居易“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的韻律,那是一段永恒的心曲。
中秋明月下千古的主題曲,是懷舊,是思鄉(xiāng),是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扒Ю锕矉染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已成為千古絕唱。
龍山云毫留在唇間的清香與握在手中的溫暖。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這是朋友的安慰,也是茶的緣分,強求不得。因為現(xiàn)代的人們包裝太多,包裝居室、包裝食品、包裝面孔、包裝語言乃至包裝靈魂,心為太重的包裝所累。只有跨越秦漢的明月依舊冰清玉潔,月中仍有玉兔、桂樹、嫦娥和吳剛。月到中秋,人們找到了一塊心靈的凈土,人間在這一天會剔除所有偽裝,淋漓盡致地展露人性最真實的親情。讓明月柔美而溫馨的光芒,撫慰親情撫慰殘缺的內(nèi)心,祛除人間所有的晦暗,擦亮人的靈魂。
品茶,從茶中可以看盡人生的風和月。誰謂茶苦,其甘如薺。因為我飽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常以慈悲為懷,即使在艱苦的生活中爬行也會感覺到有一絲甜的味道浮動,F(xiàn)在,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杯沖泡過的茶或茶葉,坦然舒展在杯底。植、摘、焙、烹,歷盡煎熬后,半杯殘茶,且用來澆花吧。
葉甫根尼?奧涅金割傷手,患了敗血癥,他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他微笑著對母親說:“我可以要一杯菩提花茶嗎?”菩提花開了又謝了,菩提的葉子還是翠可盈目———多么讓人懷念的一杯茶。奧涅金死了,他的菩提花茶還溫香裊裊呢。
茶冷言盡。茶葉的青碧,茶樹的蔥蘢,清茶的甘醇,都成了記憶,F(xiàn)在,誰還能再握一簾幽夢,重返枝頭,做一枚鮮嫩的茶葉,在沸水中綻出最美的容顏?
※本文作者:海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