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嘩拉拉落下一場大雨后,我才恍然明白,風(fēng)呼嘯著旋到天上去,是要為大地討些雨水回來的!卑扬L(fēng)和雨之間關(guān)系激活了。在耿翔眼睛里,幾乎像印第安人一樣,認(rèn)為一切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靈動的,從植物到物品,都是這樣,一句“不僅是吃谷子長大的我,就是那些盛谷子的泥燒的瓦罐、草編的糧囤,也意識到離裝新谷子的時間不遠了!睂懗隽巳撕臀锏撵`性與動性。
五、其它方面
詩歌有詩眼,散文有文眼;詩歌有詩歌的場,散文自有散文的場。為了更有在場感,作者個人的心理在寫作中自然要出現(xiàn)。在耿翔的《馬坊書》里,其實也不缺乏這樣的心理活動,“其實,我是想在這把黃銅鎖子上,最先摸出父母的一些氣息!薄叭绻赡,父母的魂也應(yīng)該清亮地跟進來了!薄拔抑挥衅矶\:讓我醒來吧,不能老把故鄉(xiāng)放在夢里。”其實這些就是他的心理描述和他的愿望。
耿翔的語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來不對屬于思想性的現(xiàn)成概念做表述。他是怎樣做的呢?我發(fā)現(xiàn)他利用了自己的聰慧才智,采取了對外界事情淡化的迂回,比如從長安的憂郁中剝離出來!笔裁床潘闶情L安的憂郁呢?他把具體的“長安的憂郁”交給了讀者去想!澳鞘且粋時代集體的痛,一位靠織布種地過日子的鄉(xiāng)村女人,也要用破碎的心來承擔(dān)!弊髡哂谩皶r代集體的痛”概述了那樣具有現(xiàn)代豐富政治概念的東西,回避了散文整體的不和諧。我是否能用這樣的語言來概括耿翔的表述——他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著散文表達上的清澈,他竭力不讓有什么東西來阻擋他表達的清澈。
盡管如此,但沒有瑕疵的作品幾乎是不存在的。我讀了《馬坊書》后,感覺耿翔的表達在整體上是優(yōu)秀的,但在某一部位也存有敗筆之處。如“誰知摸過之后,又是多么的不同,真像摸著一塊緞子!薄熬勛印边@一物象在這里出現(xiàn),似乎有些不協(xié)調(diào)!拔业墓亲永,也應(yīng)該長滿淳樸!边@一句感覺有些過硬,使語言的彈性降低了。另外,在結(jié)構(gòu)上也存有不足之處。如《我寫過的那些苜蓿——馬坊書之四》,開頭的交代有些過多,就顯得頭重腳輕了。有時候,耿翔似乎想在文章的開頭,就把自己的全部意思都告訴讀者,有一種急迫感。如“以我在過去的生活中,與莊稼締結(jié)下的私人情感,要推選一種代表這里的糧食,會首先推選谷子!庇行┱鹿(jié)的結(jié)尾不是很利索,有顯拖泥帶水了。如“在這么大的鄉(xiāng)野上,要想看到更好的日子,風(fēng)只有呼嘯著。”似乎想在結(jié)尾處再作一些概括……當(dāng)然,以上的讀后感僅是我的個人之言。有沒有讀透之處,請耿翔老師諒解為感。
耿翔對幸福的詮釋是:“苦難是塵埃,幸福也是塵埃,只要知道把一身的力量獻出來,然后記著給它恢復(fù)力量的青草就行了!币粋能把散文寫到這種程度的人,就有理由相信他的生活是幸福的。在此,我衷心祝福耿翔,也祝福新散文所有的朋友們都能寫出更好、更有分量的作品。
※本文作者:JJ.夢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