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青年班主任培訓上的講話
、、實行操行分評比制度。
每個學生每學期操行基準分為100分,依據細則要求,違反規(guī)則的扣分,做得好加分?鄣0分為止,加分不封頂。每周五班會由班長總結,宣讀每個同學的操行分,表揚表現突出的學生。每周末通過家校反饋冊向家長匯報,求得家長的配合教育。每個月表彰獎勵守紀之星。
我覺得其實我們不缺少規(guī)則,而是缺少規(guī)則執(zhí)行的力度和持久度。行為要形成習慣,不是一次主題班會、一次批評教育、一次操行扣分就能辦得到的,它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所以班主任必須要有耐心和信心,反復抓,抓反復,才能使學生的良好行為得到鞏固,從而形成習慣。如果能在初一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身體的習慣,勤奮守紀的習慣,勇于糾正自己缺點的習慣等等,那么初二、初三的教育與教學,就可以順利進行,因為凡事變?yōu)榱晳T就容易做。所以我在學生的課前準備、校服穿著、教室衛(wèi)生、課堂自習課紀律這四個方面是天天講、天天抓,把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滲透到班級工作的每一天,對表現好的及時表揚,不足之處及時提醒批評教育。教育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因此我要求自己每天的早操、早晚讀、自習、晚自習、沒有課時的每一節(jié)課的課前都到班上去,這樣做主要是想督促學生在課前準備、校服穿著、教室衛(wèi)生、課堂自習課紀律方面養(yǎng)成好習慣,支持、指導值日班干和值日班長的工作,讓他們會管、敢管。這些做法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們也被我的敬業(yè)精神所感動,紛紛表示要好好學習,報答老師為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有一次一個學生告訴我,他說:“韋老師,我媽媽說很為你的敬業(yè)精神所感動,她決定以后要好好上班,好好工作了!
我到班上的時間較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一直主張用欣賞的眼光來對待每一個學生。哪怕再調皮的孩子都會有優(yōu)點,只要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它,你就會發(fā)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我充分的利用在教室呆的時間長這一優(yōu)勢不斷地觀察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甚至是有意識地夸大表揚,尤其是對學習比較差或者比較調皮的學生更是不斷尋找他們身上的亮點進行表揚,不斷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向善心。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關心和肯定,從而促使他們拋掉身上的不良習慣,激勵他們積極向上,用拼搏來成就自己的人生。
這么做一開始固然很累,但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了,班主任管理班級就輕松了不少,不用每件事情都要從頭跟到位,事無巨細件件自己做。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階段,學生與老師接觸的時間多,對老師包括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但到初中后,特別是我們學校是內宿制學校,不可能依賴父母了;且初中的課程的設置特點也讓學生不可能像小學那樣依賴老師了。因此隨著班級管理工作的進展,班主任應根據實際情況相信學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初中的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厭學心理,加之由于開設的課程多,作業(yè)負擔重,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因此,我覺得班主任應該抓好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教會學生課前預習——主動聽課——課后復習——練習鞏固等。我主要向學生認真灌輸向四十分鐘的課堂要分數的思想,要求學生提高聽課效率,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認真做好筆記。同時向學生講授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規(guī)律,讓學生明白課后及時復習對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強調學生一定要抓好聽課和復習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同時要教會學生學習要有計劃性,不能盲目。另外,我們還邀請上屆考上三中的優(yōu)秀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讓他們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
在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指導的同時我還通過設立較為完善的獎勵機制、各種形式的學習競賽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多學生已經從“父母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整個班級洋溢著比較濃郁的學習氛圍。
二、初二:鞏固養(yǎng)成教育的成果,預防學生的分化,培養(yǎng)學生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的精神。
初二是一個平穩(wěn)的發(fā)展時期,沒有了初一對中學生活的新奇和因不適應帶來的暫時壓力,也沒有初三面臨畢業(yè)升學的壓力,處于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這一時期是潛力努力學習的時期,也是一個產生劇烈變化的時期,更是一個危險的時期,也是一個爬坡的時期,是一個分水嶺。教育專家指出,初二是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此時的學生,處在劇烈的分化階段,往往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個班能不能穩(wěn)定下來,班主任在初二時的工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