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方法演講稿(通用3篇)
教育孩子的方法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家長們,老師們:
今天很榮幸和你們聚在一起探討教子經驗。以下是我教子多年來得出的經驗,希望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我認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勝過考出高分。習慣對孩子能夠產生終身影響。習慣良好,不只表現在他能夠自覺地做他該做的事情上,還表現在當他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時候,他能夠依照良好的習慣盡快做出準確的判斷。也就是說他的這些習慣包含的是自己的慣常思維方式,判斷能力和克己能力。比如一部他很喜歡的電影明天是放映的'最后一天了,可是后天就是期末考試了。他該怎樣選擇呢?這就取決于他的習慣,他的精神習慣。培養(yǎng)這種習慣,也等于是在培養(yǎng)他的精神力量。這種培養(yǎng),很難。我們應當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有的孩子乖巧,一說道理他就明白。可有些孩子不聽紙上談兵,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提點他,哪怕他會煩,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固然好,但找不到時,家長請千萬不能心軟,一定要不厭其煩,軟磨硬泡,否則等他到了社會上再在吃虧中反省就不值得了。
其次,要讓孩子注意學習方法。其實在學習方法上,老師說得夠多了。但孩子覺得無效。其中多數原因是因為孩子無法完全執(zhí)行老師的方法或執(zhí)行的時候分了心,花了時間沒有效果。這就完全得靠嚴厲的管教了,當精神力量在培育期間,孩子無法完全控制自己時,只有借助強有力的外力作用了。孩子的教育不光靠學校,家庭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周末在家的時間,孩子對時間計劃的執(zhí)行最好有家長監(jiān)督,這樣時間花費的精確度就顯而易見了。
一面是精神力量的培養(yǎng),一面是家長的監(jiān)督。這就是我的重點。希望對各位的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也希望能多和各位交流交流經驗。謝謝!
教育孩子的方法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大家好!我是李佳珅的媽媽。非常感謝張老師給我這次機會,讓我來談談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平心而論,李佳珅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都是老師們的教導,還有李佳珅自己也付出了努力的結果。但是既然老師給我這次機會,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首先愛孩子但不能嬌慣孩子。作為母親,我是非常疼愛李佳珅的。他小時身體素質很弱,特別愛得病。六七歲之前他總是病怏怏的,一年到頭沒幾天好的時候。那時我們哪有心情教育他,他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所以我們處處順著他,慣著他,使他養(yǎng)成了不少壞毛病。直到二三年級,他的身體好多了,我們才發(fā)覺不對勁,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犯了錯。我們那時才開始一點點糾正他的錯誤,由于很多壞習慣已經養(yǎng)成,使他改起來很困難。但總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彼稽c一點地在進步。
現在總結起來,家長從一開始就應為孩子立下規(guī)矩,如果等孩子長大了再板,家長痛苦,孩子也痛苦。
第二,就是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實力,實事求是地要求孩子,不盲目攀比,不過高過嚴地要求孩子。比如我讓李佳珅每天堅持做兩篇英語的閱讀理解。因為我知道他的英語基礎不大好,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一般,這樣讓他做太難的題只能是打擊他的學習興趣,所以我總是給他買低一年級的閱讀理解。五年級時做四年級的題,上六年級了開始做五年級的。這些題對他來說很簡單,他總能幾分鐘就做完了,基本上也能全對,他也挺愛做的。雖然簡單些,但學習就是貴在堅持,時間長了,也有了一點成效。
從這點上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孩子能接受出發(fā)。
第三,就是要多關注孩子。做家長的不管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陪孩子,讓孩子知道家長是關心他的。我會經常和孩子聊聊天,翻翻他的作業(yè)本什么的。對他的進步要及時表揚,錯誤也要及時批評和糾正。
第四,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常聽說誰家的孩子,不管家長怎樣,自己都知道學習的事?上遣皇窃酆⒆。我如果在這屋玩電腦,就別指望孩子在那屋好好學習。所以在孩子學習時,我常常是做家務,或是看看書,有時也在他身邊坐一坐。畢竟孩子還小,還沒到那么自覺的歲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身教勝于言教!奔议L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我做開朗的人,希望孩子也是個愛說愛笑的“陽光男孩”。我對人對事盡量謙讓寬容,希望孩子也不要斤斤計較,小肚雞腸。也就是在這點上我還有太多的不足。我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希望我和李佳珅能共同進步。
謝謝大家!
教育孩子的方法演講稿 篇3
名位老師、家長:
感謝劉老師給我們家長提供這樣一個一起交流的機會,也感謝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說說自己的教育體會。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緊緊牽著父母和老師的心,我一直認為,怎么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事情,而完成好這些不但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教導,更重要的應該來自于父母的表現。我從來不認為孩子上學后對她的一切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相反,父母的言行和陪伴將更多影響孩子的一生。
早期教育這個話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說孩子在很小甚至胎兒時期,就應該對他進行教育,范圍很廣,小到練習說話、識字,大到對孩子心智、習慣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我的體會是,越早開始正確的早期教育,豐厚香甜的教育果實就會更早地品嘗到。下面說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吧!
一、 讓孩子愛上讀書
孩子們是幸運的,遇到了把他們領進書的海洋的劉潔老師,在這些晨誦、午讀、暮醒的日子里,已經數不清有多少美麗的文字和啟迪孩子們心靈的故事陪伴著他們成長,在這里特別感謝劉老師,謝謝您!那么讓孩子成為喜歡讀書的人,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什么呢?
言傳身教的力量。孩子喜歡模仿父母,而父母也應以身作則,所以時常在孩子面前讀書,會令他們感覺閱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為此在我身上還發(fā)生過很糗的事情,因為我看書隨時隨地,不分場合,孩子也就沒有了分辨能力。記得小凡兩歲多時,有一天我在衛(wèi)生間,她抱著一本書進來對我說:媽媽,今天你忘記拿書了。
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給孩子建立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圖書角。在小凡很小的時候,我買了一個橘色的四層鞋架送給她做為她的小書架。從那以后,小小圖書角成為了她最愛的去處。
我把書作為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小凡喜歡看書,所以每次需要獎勵的時候我都把她帶到書店,她也總能選到一本或幾本自己喜愛的書。潛移默化中,她已經認為書籍是媽媽給予她的最棒的獎品,她也更加重視和愛讀書了。
我喜歡跟孩子一起閱讀。我常常跟小凡分角色朗讀,還要一起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這樣不僅增加了孩子讀書的興趣和善于思考的能力,這種親情共讀也會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有很大幫助。我們還要注意觀察孩子讀書興趣的傾向,以便于及時有益的引導。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寫讀書筆記,培養(yǎng)孩子從閱讀中獲取知識的習慣。我常常會在小凡讀完一本書后詢問她又知道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不可以寫下來,或者說下來,不要求數量,只要求質量,哪怕就一句話,我告訴她媽媽想看到她所寫下的句子都能像老師在她的日記中劃了橫線的那些句子一樣精彩。
二、關于孩子不喜歡做作業(yè)的問題。
當孩子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我認為我們首先應該抱怨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做作業(yè)。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習以外的很多事物都在吸引著他們的眼睛和心靈,要想把他們的目光吸引到學習上來,確實需要做家長的耐心付出。下面是我的幾點建議:
1、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自信。在跟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就會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如果是因為學習困難造成孩子自信心下降而不喜歡做作業(yè),就需要家長經常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幫他們樹立信心。
2、培養(yǎng)孩子獨自學習的能力。在我們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yè)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應該盡量避免陪伴孩子一起寫作業(yè),否則只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對于已經出現依賴性的孩子,父母除了給予必要的輔導(比如教導、檢查、提醒)外,可以以做飯、工作等合適的理由適當離開,逐漸讓孩子在心里明確一點,做作業(yè)是他自己的學習歷程必經的事情。
3、做耐心智慧的父母。因為孩子太頑皮或者自律性差,往往惹得家長發(fā)火甚至大打出手,結果可能會出現開始還管用,以后不管用的現象。也許您會覺得這是最頭疼的問題,也許您會跟別人抱怨孩子怎么這么頑劣沒出息,可是您有沒有抱怨過自己呢?有沒有檢討過自己的管理方式呢?有沒有試著去跟孩子溝通這些問題呢?
其實,我們應該蹲下身子,與孩子促膝交流。選擇孩子可以接受的談話方式,最好是朋友式的互相交流。可以跟孩子講好今天我們要討論一下關于做作業(yè)的問題。可以孩子問問題讓父母答,然后父母問問題讓孩子答,主題就是圍繞解決做作業(yè)的困擾。
要由父母來引導孩子考慮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比如:
為什么不喜歡做作業(yè)?
喜歡什么時候才開始做呢?這樣的習慣好不好?
自己有什么比爸爸媽媽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知道為什么要做作業(yè)嗎?
做作業(yè)對自己有什么作用呢?
......
我想這個就需要我們動動腦筋想想辦法了,既要引導孩子想清楚這些,又要最終和孩子達成共識,而且以后要遵守和維持這樣的共識,不能半途而廢。
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小小協議書或計劃,但最好不要采取物質獎勵的辦法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這樣不利于以后對孩子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畢竟我們不能一直陪孩子做作業(yè)呀!
我想,經過同孩子的共同討論和思索,一定會找到一個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小難題的!
三、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相信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優(yōu)秀的,他們也都是愛學習的,當中間出現問題時,我們要善于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也許我們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先從我們自己做起。雖然工作、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但對孩子不滿意或自己心煩的時候,要避免對孩子講話隨便和隨意挖苦、喝斥,想想我們小的時候,希望父母怎么愛我們,以后就怎么去愛我們的孩子吧!
2、保護孩子的自信心。面對我們的孩子,不要吝嗇舉起我們的大拇指,不要吝嗇我們欣喜地夸贊,更不要吝嗇我們鼓勵的擁抱!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我們的夸獎應該避免空洞無物,一句“孩子你真棒”和“媽媽因為你看到熱心幫助同學,所以感到特別自豪和高興!”其效果是不一樣的。
3、利用孩子心中的明星效應。孩子們心中都有喜歡的偶像或英雄,我們可以主動了解孩子們喜歡的人的成長史,然后找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鼓勵孩子不但是喜歡他們如今的成績或外表,更要從他們身上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4、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小凡是個很有個性的孩子,記得學前班時,在她發(fā)脾氣或心情不好時我常常給她講道理,教育她要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等等,她表示接受,但效果并不明顯,自從制定了一個關于“星星計劃”的獎勵制度,她很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我看到她每天為了不發(fā)脾氣能得到增加一顆星星的'獎勵在努力;我看到她為了一天能得到七顆星星好實現讓媽媽陪她做游戲而額外主動幫忙做家務等等,如今的她雖然還是會因為急躁的個性而犯錯,但是規(guī)范的行為已經深入她的內心,她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對的和錯的。在這個期間我們要注意不能泯滅了孩子頑皮好奇的天性,時間一久,我相信他們就會養(yǎng)成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和駕馭自己心態(tài)的具有一定心理素質的優(yōu)秀孩子。
5、幫助孩子釋壓。有些孩子在一些自己認為比較重視的場合下會顯得特別緊張,比如考試前。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來釋放壓力。可以講道理,也可以選擇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比如今年2月份我陪小凡去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全國總決賽。初賽時因為緊張,小凡在才藝表演后的評委老師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沒有聽清外籍老師的發(fā)音,回答錯了;復賽時除了幫她做好賽前練習,我還和她玩起了“打手背”的游戲,進考場前她對我綻放了開心的笑容:“媽媽,我想了半天,有什么好緊張的呀,可是,可是,我還是有點緊張!”我被她的幽默也逗笑了!那天,她拿到了全國總決賽小學A組的銅獎。
四、鼓勵孩子進步成長的幾點體會:
1、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2、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
3、要培養(yǎng)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教孩子學會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凡事多為別人著想。
4、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5、讓孩子多享受成功的喜悅。給孩子鼓勵和幫她創(chuàng)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哪怕是一次跳繩目標的實現呢。成功的體驗越多,孩子就會越快樂越自信。
6、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他們的成長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告訴孩子什么,給他看什么、講什么,應該不是隨心所欲的,我們必須把握一個觀點:我們灌輸給孩子的是他需要的,是對他有益的。這就要求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個合格的家長是需要耐心和智慧的。相信只要我們多用心,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一定能找到更多令孩子欣然接受和喜愛的成長方式,也就是說,最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