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yōu)秀發(fā)言稿(精選3篇)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yōu)秀發(fā)言稿 篇1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培養(yǎng)和形成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結晶,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和傳家寶。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理論基礎和共產黨人世界觀的集中體現。
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注意經常不斷地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堅持實事求是,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世界觀。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不能從任何主觀臆斷出發(fā),必須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出發(fā)。就是用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就是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看待中國和世界,看待全局和局部,對待集體和個人,對待成績和不足,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二、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方法論。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毛澤東同志對“實事求是”作了一個經典性的論述,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并且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實事求是解決的是立場、觀點、方法問題,是審視問題的角度。把根本立場、觀點、方法應用到具體事物中,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guī)程,要經過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如果無視這些中間環(huán)節(jié),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降低為解決具體問題的具體法則,必然導致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我們發(fā)揚延安精神,是為了解決現在的問題。現在的情況和延安時期的情況有很多不同了,要根據現在的‘實事’去求現在的‘是’。”
三、實事求是是人類掌握現實世界的一種科學方式。人們掌握現實世界的方式,都是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是聯系“實事”和“是”的橋梁。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與客觀世界的聯系,一種是人與“實事”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作為主體去改造客觀世界,取得不以自身為轉移的“是”,關于“實事”的真理性認識。不這樣,人們就不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另一種關系是“實事”對人的關系,人們根據自己對“是”的理解而取舍“實事”,力圖使“實事”服從自己,把“實事”納入自身設定的“是”的范圍使“實事”符合自身的需要,結果是人受到“實事”的改造,人變成了被改造的對象。人通過實踐以實求是,以是取實,便達到了主客體的真理和價值的統(tǒng)一。
四、實事求是的過程,實際上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群眾中來,是從“實事”中求“是”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則是以從人民群眾中求到的“是”為指導,能動地改造“實事”的過程。實事求是知易行難。腐化墮落、違法亂紀者,自私自利心術不正者或者畏首畏尾瞻前顧后者,都是難以做到實事求是的。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有一種大無畏的奉獻犧牲精神,達到無私的境界。能否做到實事求是,是衡量各級領導干部,是不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一種標尺。
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傳承好實踐好延安精神是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期實踐“三嚴三實”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
一、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政治信念和道德追求。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直接影響個人的判斷,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的人,可以自覺抵御各種利益誘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就是把個人發(fā)展和事業(yè)進步結合起來,把政績突出和品德高尚結合起來,把做好當前工作和追求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以實事求是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價值追求;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提高實事求是的能力,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基本素質。如果不能牢固樹立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觀點,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樹立事物發(fā)展有其內在規(guī)律的觀點,就很容易犯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缺乏實事求是的能力和理論儲備就會重“實事”輕“求是”,就會重現象輕本質,就會重偶然輕必然從而背離實事求是。因而準確把握實事求是的深刻內涵、擁有實事求是的知識保障、掌握實事求是的本領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形成實事求是的環(huán)境,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正式制度和規(guī)范要求。自律和他律從來是共同作用于主體性作用發(fā)揮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實事求是既建立在較高的主體覺悟和能力上,同時又建立在有力的外在監(jiān)督保障上,實事求是才能真正實現。制度具有規(guī)范化、持續(xù)性的效果,一旦形成,就不易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改變,就會促進風氣的改善。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使人們敢講、能講、愿講真話,從而引導形成實事求是的環(huán)境和氛圍,使人們自覺實事求是,從而在實踐中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yōu)秀發(fā)言稿 篇2
延安精神是我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三嚴三實”體現著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確了領導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延安精神在當代的新實踐。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有堅定理想信念作支撐,“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的問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醫(yī)治近些年來我們精神上的“缺鈣”和“軟骨病”問題。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踐行“三嚴三實”的根本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延安精神,踐行“三嚴三實”就要不斷提高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能力,提高把握問題實質、把握矛盾規(guī)律的能力,堅決克服干部中普遍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和慢作為問題。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踐行“三嚴三實”的核心目的。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黨員干部忘記黨的宗旨,非法攫取個人不當利益,陷入腐敗泥潭。踐行“三嚴三實”的要求,就是要教育黨員干部不忘黨的宗旨,堅持正確的義利觀,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標志,也是“三嚴三實”的根本要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傳家寶沒有過時,“三嚴三實”中的“嚴”與“實”,無不蘊含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四風”中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就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背道而馳。
黨員干部弘揚延安精神優(yōu)秀發(fā)言稿 篇3
來陜視察重要講話全面闡釋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延安精神的內涵和重大意義,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xù)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講話豐富了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認真學習貫徹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既是向中央基準看齊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遵循。
延安精神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集中體現
在艱苦卓絕的延安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堅持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培育形成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作風和共產黨人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涵蓋了黨的目標任務、科學理性、價值取向和實踐意志四個層面;凝結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必然性和中國革命勝利的必然性;匯集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質。延安精神上承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內含抗大精神、延安整風精神、張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灣精神、延安縣同志們的精神和勞模精神,下啟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的集體記憶。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革命精神的結晶,是時代精神的體現,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體現了黨與時俱進、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優(yōu)良作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往無前的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永恒的精神財富。
偉大的黨鑄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滋養(yǎng)偉大的黨。延安精神使飽經憂患、備受艱苦的中國人民看到了光明、未來和希望,是共產黨人團結奮斗、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強大思想動力和堅強精神支柱,它哺育出了革命和建設所需要的一代又一代繼往開來的中華兒女,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建功立業(yè)的時代凱歌。實踐證明,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中國共產黨人保持旺盛斗志和青春活力的關鍵所在,是保證中國革命不斷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
延安精神是從嚴治黨的“利器”
延安精神不是放在歷史供壇上的“祭器”,而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長期奮斗歷史和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政黨。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和創(chuàng)新相結合。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也要繼續(xù)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全面從嚴治黨筑牢精神藩籬。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延安時期,我們黨高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確立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成千上萬有志之士義無反顧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國救亡的洪流。詩作“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就是這種吸引力的生動寫照。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撐。當年,革命前輩為了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理想,隨時經受著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而今天,考驗黨員干部的則是權力、金錢、美色。抓黨的建設,要把理想信念貫穿始終,以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追求、筑牢從嚴治黨的精神藩籬。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科學方法。延安時期,我們黨破除了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束縛,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形成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提供了思想保證。今天,面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黨員干部仍需通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來把握問題實質和矛盾規(guī)律,以便更好地解決當下和未來的各種問題。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全面從嚴治黨奠定堅實基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延安精神的本質。能否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決定著黨的事業(yè)的成敗。今天,在黨長期執(zhí)政的條件下,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建設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一些干部腐敗墮落、欺壓百姓,一些地方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最根本的原因是宗旨問題沒有解決好。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政治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增強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民為師、以民為鏡、以民為秤。
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全面從嚴治黨夯實作風根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標志,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也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的根基。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黨改進作風有了一個良好開端,但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四風”問題樹倒根存,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破解。全面從嚴治黨既要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又要堅持抓常抓細抓長,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
延安精神是從嚴治黨的“壓艙之寶”
延安精神已彪炳史冊,更應歷久彌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及“三個陜西”的建設中發(fā)揮指導作用。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就要以延安精神為“壓艙之寶”,使之深深植根于廣大共產黨員心里,體現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執(zhí)政理念和基層組織的執(zhí)法行為中,表現在全體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的先鋒模范作用中,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全部的理論與實踐的過程。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也是三秦大地的一筆寶貴財富。弘揚延安精神,是陜西廣大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此,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認真學習、充分用好這一優(yōu)勢,持續(xù)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使命擔當,自覺當好延安精神的傳承人,使延安精神成為各級班子建設的“壓艙之寶”。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同心同德、真抓實干,努力建設富裕陜西、和諧陜西、美麗陜西,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生機勃勃的陜西譜寫出新的盛世華章。
以延安精神為“壓艙之寶”,就是要扎緊作風建設的“緊箍咒”。各級干部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按照中央部署,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適應“新常態(tài)”,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在陜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清醒認識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清醒認識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清醒認識對陜西的殷切希望,堅決沿著中央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要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把陜西的事情辦好。要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引導其學會在嚴格紀律約束下工作,習慣在社會監(jiān)督下干事,自覺在法制環(huán)境中作為,努力為全省發(fā)展創(chuàng)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和良好氛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政治保障與組織保障。
以延安精神為“壓艙之寶”,就是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嚴懲腐敗是黨心所歸、民心所向。要堅持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傷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不封頂,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嚴肅查處前反映強烈的、后不收手的、不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案件。嚴懲腐敗是一項系統(tǒng)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黨繼承歷史傳統(tǒng),結合新的實踐,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長效機制。這就要求我們弘揚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延安精神,走出一條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路,著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