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發(fā)言稿:學校的動力來自何方?
我是懷揣著一個故事走上的講臺,這么多年,清楚地記得一段文字,一段淡若清煙的文字一直在影響著我。那是描述德國的洪堡大學:“他們身后的過道墻上,很隨意地掛著一些不大的黑白照片,朦朧中覺得有幾幅眼熟,走近一看,每幅照片下有一行極小的字,伸脖仔細讀便吃驚。原來,這所大學獲得諾貝爾的多達二十九人。這是許多大國家集全國之力都很難想象的數(shù)字,這里卻不聲不響,只在過道邊留下一些沒有色彩的面影,連照片下的說明,也都印得若有若無、模糊不清!边@段文字,初一看,就覺得甚是親切,又不知親切在何處,但奇怪的是,明明翻過去了還想翻回來,一看再看,就這么翻了十八年。
是什么力量讓這所大學如此嶕峣聳立?
大家也許對《亮劍》這部電視劇不陌生,影片中刻畫的李云龍的形象應當還在錚錚屹立,央視播放后,這部影片后來被各電視臺輪翻轉(zhuǎn)播,一時街頭巷尾,津津樂道。這部影片,我看了好幾遍,總還是有舍不下的地方,于是干脆買來一套碟片,時常獨自分享到深夜,F(xiàn)在,冷不丁地還會冒出一個桀驁不訓,卻有英姿颯颯的土八路來,他在聲嘶力竭吼叫:“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咱獨立團啥時候吃肉,那就是遇到小鬼子的時候!边有他的亮劍精神“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么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尤榮,這就是亮劍精神!”
播放這部電視劇那年,我任校長剛好兩年。
那一年,我才慢慢觸摸到了教育。說來也好笑,竟然是這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啟迪了我。原來,教育也需要大氣,也需要氣派,也需要氣勢;原來教育更需要淡然,更需要從容,更需要悄然遠離喧豗和熱鬧,更需要慢慢沉淀。
這么多年,有過踟躕,有過迷惘,有過閃失;這是一條骫骳、蜿蜒的路,趑趄之中,與我同行的人,大家踉踉蹌蹌的腳步慢慢變得堅毅,變得踏實,我也明白了,外力總會走開,文明終會留下。我和我的同事們僅將那扇厚厚的門慢慢推開了一條縫,今天 ,我就將我們團隊所做的一些事,和一些谫淺想法在此耍一耍斧頭,望各位前輩和專家多多指點,我匯報的題目是學校動力來自何方?
路在何方?前進的動力需要一種有自己生命的精神,需要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需要一種披堅執(zhí)銳的勇氣與擔當,需要一種靜待花開的澹定和耐心。
一
我們學校的校訓是,“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為生存而搏,為榮譽而拼!蔽覀儧]有把訓戒掛在墻上,而是內(nèi)化到了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員的心中,所有的力量滀聚在一起就會凝成一種精神,于是,我們有了共同的價值觀,于是,我們鎮(zhèn)中就有了生命。記得在全體老師會上,我們第一次大聲宣讀我們的誓言,“我宣誓——我是草尾鎮(zhèn)中學的一員,是鎮(zhèn)中傳承文明,啟迪智慧的師長,我將勇敢面對一切困難,刻苦鉆研業(yè)務!無論多么艱苦,我都沉下心來,學校利益至上,學校榮譽至上!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我都牢記自己的誓言,為學校的生存而搏,為學校的榮譽而拼!”那一次,聲音很大,但聽起來總覺得有點空洞;以后每一次的全體老師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誓,幾年下來,我們幾十個同志慢慢感覺到了這一百多個字開始有了重量,它變無比莊嚴!誓言讓我們有了自己的速度,我們鎮(zhèn)中人以自己的速度開始前行。每一期,我總會精心策劃、組織多次教師評比,每次的評選結果,我總會親自在學校大門前的黑板上抄寫表揚通報;總會在全校師生的集會上親自宣讀表揚通報;總會別出心裁的給獲得榮譽的同志發(fā)上一條貼心、暖心,通打動他也能打動別人的信息;如果有同志的論文在上級部門獲獎,公開課獲得名次……我總會第一時間在學校的通訊集里發(fā)出表揚信息,寫些勖勉的話語;我總會在全體家長會上,把這些優(yōu)秀的同事的優(yōu)秀事跡向他們大肆揄揚。厚積而薄發(fā),水到渠成,我的同事們,個個開始珍惜榮譽,如同一名將軍珍愛他胸前的勛章。我們要評出各種名目的稱號,我們沒有什么物質(zhì)的獎勵,沒有張揚的懋典,只有我的一紙表揚通報,只有一個一毛錢的信息。初中最看重的應當是中考,大家最關心的是自己所教科目的名次,大前年中考,我們在全市的排名是第十一名,前年第八,去年第六;大家一臉的喜悅,歡呼雀躍,想想也真是慚愧,作為當家的人,我從來沒有發(fā)過獎金或開一個盛大的表彰會,也沒有帶他們到外地去觀光旅游;只要談起中考,談起名次,我總會有一種難得的清爽,還有歉意。今年的中考,我們得了個第一,大家聽到這個信息后,只是淡淡一笑而過。所有的光環(huán)在那一笑之間開始內(nèi)斂,那是一種不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不再聲張的厚實,是呀,最亮的光輝是不刺眼的。我暗暗自喜,我們的團隊,開始“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今年,我準備在教師會議室里,開一面陳列墻,把老師這幾年所獲得的榮譽,也如同洪堡大學一樣,做一個簡樸的修飾,也是不聲不響,也是模糊不清,來修飾我們的心理。時間走得愈久,這面墻也許會變得陳黑,但我相信,這面墻會溫濕我們校園的角角落落,會濡養(yǎng)出一團祥瑞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