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帶校園演講稿(精選3篇)
一盔一帶校園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今天是第xx個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交通安全是涉及到我們家庭的幸福和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各種事故領(lǐng)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wèi)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所以我們要再提“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安全教育工作一直受到我們各級領(lǐng)導的極大關(guān)注和高度重視,特別是交通安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隱患:例如有還有一大部分人交通意識淡漠,過馬路注意力不集中、說笑打鬧、逆向行駛、不注意紅燈、不服從交警的統(tǒng)一指揮等。
在此,我代表五二中隊向全體師生、全社會再次發(fā)出倡議:
1、我們要認真遵守交通規(guī)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步行在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密切注意機動車的行駛情況,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3、當我們穿馬路時,堅決不能闖紅燈,要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為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12周歲以下的學生千萬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5、放學后,不在校門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車接送的同學,要告訴家長不要因停車而影響同學們的出行,車要停在家長接送區(qū)之外。
6、倡議各班組織召開一次交通安全主題班隊會,總結(jié)過去,查找不足。
遵守交通規(guī)則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位同學的責任。
同學們,為了你,為了他,為了大家,我們要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掌握交通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最后,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宣誓!
立正!請舉起右手:
我一定會遵守交通規(guī)則,從今天做起!
一盔一帶校園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演講的題目是 《讓書香溢滿人生》。
世紀老人冰心曾教導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就曾借著月光讀書,在樓頂讀書,在老板的皮鞭下讀書。對讀書的癡迷,終于把他造就為世界文學巨匠。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人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必須按時補充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時時處處為精神補充各種“營養(yǎng)”!熬駹I養(yǎng)”來自哪兒?如何補充“精神營養(yǎng)”?其實“精神營養(yǎng)”來源于浩如煙海的書世界,吸取“精神營養(yǎng)”的渠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閱讀。
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恒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態(tài)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經(jīng)典詩句,讓我們充滿智慧;童話故事,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歷史巨著,讓我們博古知今;科普書籍,讓我們思維縝密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利用哪種方式讀書最科學嗎?首先,要精讀課堂上的書,特別是語文書,仔細品味文章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蘊涵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達的感情。其次,要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作品到外國作品,從學校圖書室到校外書店,只要是有圖書的地方,就要有我們的身影。
讀書本身是一種習慣;讀書過程中,也伴隨著其它習慣的養(yǎng)成。那么,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閱讀習慣呢?比如,要愛護圖書,要持之以恒,要做好讀書筆記,要保持環(huán)境的安靜等。
培根曾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和書籍交朋友吧,讀書立志,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 謝謝大家!
一盔一帶校園演講稿 篇3
20xx年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踏上了熱愛的教育工作崗位,來到了美麗的奎文區(qū)實驗小學,在這個上下一心,團結(jié)向上,共同進取的集體里,處處充滿了和諧,處處充滿了愛。
清晰記得每次我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時,學校領(lǐng)導鼓勵的眼神,老教師們關(guān)切的詢問……主任陪我改教案到深夜,同事用周末雙休幫我做課件……多少個夜晚當我備完課走出教學樓時,才發(fā)現(xiàn)亮著燈的還有校長辦公室,多少次我獲獎后,沉浸在同事們的祝福聲中時,卻發(fā)現(xiàn)主任已經(jīng)回到辦公桌前默默的忙碌起來,我才記起為了給我聽課,評課,她已經(jīng)好久沒有坐下來做自己的工作了……每當我面對他們想要表達感激之情時,他們總是開著玩笑說,我們不僅要發(fā)揚“紅燭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更應該將“紅燭精神”升華為“火箭精神”——通過不斷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還能將“目標”送入預定的“軌道”。這就是實小人的愛。正是這種愛,使我在實小的八年中,取得了“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全國優(yōu)秀勞動教師”等榮譽稱號。正如實小的校風說的那樣“讓校園充滿愛”,是愛鋪就了我的成長之路。
作為一名實小人,我承接了這份光榮,把愛融入進了我的生命,用愛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每當提起師愛,你會發(fā)現(xiàn)不管教齡長短,成績多少,每位老師身后都默默譜寫著有關(guān)愛的曲子。
20xx年因?qū)W校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到了民校接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
開學不久我便發(fā)現(xiàn),這個班的學生家庭狀況非常復雜。很多學生是沒有讀過幼兒園,開學前剛剛從鄉(xiāng)下老家接回來的,他們沒有學過漢語拼音,他們沒有聽過英語,不會唱歌,不會跳舞,甚至連普通話都不會說。他們的家長更是普通至極,市場上賣魚的,路邊開飯館的……來自四川老家的祁佳丹就是其中一個。在與那些機靈活潑,家庭優(yōu)越的孩子們的交往中,自卑的種子在他心底漸漸生長了。本想借放學后家長接學生的機會,好好跟他的家長交流溝通一下,可是在校門口我被一陣陣“寶貝”聲和一張張驕傲的面孔淹沒了,家長們圍著我問長問短,我都有些應接不暇了。當人群漸漸散去,我才想到她,在遠去的人群中,我看到了兩個身影,他們一高一低,緊貼路邊,用家鄉(xiāng)話小心地交談著,那么安靜。
教育是平等的,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性,都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權(quán)利。不論智力高低、長相美丑、脾氣溫躁、成績優(yōu)劣、家境貧富,我們都應該一樣的關(guān)心,一樣的`疼愛,一樣的勸勉,一樣的教輔,怎能有輕重之分,親疏之別呢?
那天之后,我為她制定了“自信成長計劃”,首先第一部就是要讓他說好普通話能夠自如的和同學老師交流。我利用課余時間,教她背唐詩,背三字經(jīng),并把自己讀師范時錄制的朗讀磁帶送給她,看著他從最初讀三個字都會咬到舌頭,到能夠留利的背誦唐詩,從聽到同學跟他打招呼都會臉紅,到主動找同學們聊天……我一顆忐忑的心落地了,他找回了自信,我的計劃成功了。又是一天放學時,在人群中我第一次看清了他媽媽的臉,一張明顯比實際年齡蒼老的臉。當他媽媽用慢三拍的普通話說完感謝之辭后,后面的一句話,更讓我欣慰和不安。“李老師我和她爸在中和街上開了一家重慶麻辣燙,您要是中午不回家的時候,就過去吧。”聽完后我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她,這是一場謝師宴的邀請,還是他重拾自信的一種表達。
不管緣何,都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勵。我終于領(lǐng)會了知心姐姐盧琴說的那句話,“愛是一個大口袋,往里裝是滿足感,往外拿時是成就感”?粗嬲\的目光,我知道,我的愛的口袋里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面對著全班三十多名學生,我常常陷入沉思:牛童,秦冉已打造成了校園知名主持人;王藝臻后來居上,已經(jīng)評為優(yōu)秀班干部了,剛轉(zhuǎn)來的王雨瑤也加入了紅領(lǐng)巾報小記者團,;文哲、嘉濰能力有余,自信心不足,以后班隊會的策劃全權(quán)交給他們;劉子康思想懶惰,想什么辦法呢;李啟航在分析問題上欠缺,該從哪切入呢……每個白天我為孩子們操勞忙碌,每個夜里孩子們讓我魂牽夢繞。想孩子之所想,急家長之所急,沒有長幼高低之分,沒有聰明愚鈍之別,不必家長酒席謝師,也無需家長禮包相送,愛孩子是老師的本能,愛每個孩子是老師的本份。
“讓校園充滿愛”。老師們,讓我們微笑著擎起愛的火炬,用愛溫暖幼小心靈,用愛指引前進方向,用愛共創(chuàng)和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