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放牛山
序:松濤綠林旁,藍(lán)天白云下,幾只老黃牛悠閑地啃著青草,在綠意深深中,在山花爛漫時,在“七月半棗紅圈”這個季節(jié),我又來到了放牛山,初春、初秋、深秋,季節(jié)不同,帶來的視覺感受也完全不同,三上放牛山,每一次都讓我留戀、感動、興奮。
有一片林海,有一片松濤,有一片奇石,一直縈繞在心頭,白雪飄飄的時候想它,迎春花開的時候想它,蝴蝶飛飛的時候想它,山菊花開的時候還是想它,這里飄著我們的歌聲,這里藏著我們的歡樂,這里灑下了我們的汗水,這里留下了我們的小腳丫。
放牛山,我來了,第三次!帶著我的朋友,帶著我的伙伴,經(jīng)過一個暑天的考驗,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別離,思念如此之切,相見如此之甜,原來,那山、那水、那人,一直未曾遠(yuǎn)離;青草地、黃土坡、流淌的山泉水、起伏的群山,一直未曾離開。
有別于冬的蒼莽,有別于春的荒蕪,初秋的大山,多了一份青翠,多了一份燦爛,多了一份甜蜜。當(dāng)你來到大山,當(dāng)你置身山崖,你才會感受到自然之美,你才會領(lǐng)略到山川之秀。
山崖邊,巖縫上,溝壑中,郁郁蔥蔥,山路不見了,溝壑消失了,縷縷清風(fēng),陣陣花香,迎客松翹首以待,草叢中、密林里、藤條下殺出一條血路,腿破了、手劃了,勾住了衣角,勾住了頭發(fā),居士有條不紊,駱駝文質(zhì)彬彬。
花叢中,彩蝶翩翩起舞;樹林里,小鳥啾啾鳴唱,花白的山脊一路向上,荊棘、茅草、細(xì)藤盤根錯節(jié),大哥朱公拿著打狗棒在草窩子里開道,密密麻麻的山坡不是棗刺就是荊棘,槐枝結(jié)滿了蛛網(wǎng),就地取材,居士牌登山杖(桃源居士就地取材,自制登山杖)產(chǎn)生了,左摔摔,右打打,一只山雞“撲棱棱”飛走了,望雞興嘆的陶朱公幡然悔悟:眼鏡忘在小樹林了!
齊腰深的草叢讓我們想起了紅軍長征兩萬五,我們可是悠哉樂哉,前無來兵,后無追兵,心甘情愿落草為寇,心甘情愿沐浴陽光,心甘情愿接受大山的洗禮!與風(fēng)舞,與山斗,要問我們累不累?一個字,累!兩個字,真累!我們也是凡夫俗子,我們也是血肉之軀,只是那爛漫的山花、起伏的山巒、紅紅的高梁、香甜的蘋果還有那茂密的草甸吸引著我們!
進(jìn)了大山,我才知道“七月半棗紅圈”不只是傳說。
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酸酸甜甜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我們,女人笑了,男人樂了!呀,這顆,這顆紅了;呀!這顆個大;呀!這顆好吃,你嘗嘗!這兒,這兒,快來呀!這棵樹上棗真大呀,話音剛落,駱駝的拐杖、居士的登山杖、朱公的長胳膊全來了,紅紅的、綠綠的、圓圓的、甜甜的一古腦流進(jìn)了口袋,流進(jìn)了背包,流進(jìn)了心窩。
這棵個大,這棵好吃,這棵味正,這個說,給孩子帶點,那個說,給媳婦捎點,省得人家說出門的驢,眼里只有大山。走在陡峭的山脊上,像舞者、像天使、像精靈;赝厣街,山野村陌掩在薄煙中,向上藍(lán)天一片,向下溝壑林立,成片的野槐林綠葉飄飄,全然沒有了初春的荒涼。
駱駝來了,稻草人來了,虹來了,桃園居士也來了,這份信任,這份盛情,這份純真叫人難以忘懷!登山拼的是體力也是智慧,老大勢不可擋,登山探路非他莫屬,說他像雄鷹一點不為過,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過強的穿山經(jīng)驗,過好的人緣關(guān)系,他更像一個老大哥,領(lǐng)著我們飛呀飛!
飛過了密林,飛過了溝壑,飛過了山頭!看到了松濤,看到了草甸,看到了奇石。銀蛇狂舞,松濤拍岸,疲憊無影無蹤,只只彩蝶在林間飛舞,你晃我一下,我推你一把,那山、那路、那溝壑已拋到腦后,只想躺在吊床上,任思緒飛揚。
山靜了,云停了,藍(lán)天白云勾勒在天幕上,山峰濃淡總相宜,一幅天然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六個驢人,身披晚霞,從畫中飄然而下。六張?zhí)鹈赖男δ,六張(zhí)鹈赖男θ,桃園居士、駱駝、山野陶朱公,虹,稻草人,雪中漫步,定格在放牛山腳,清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