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傷仲永》有感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天才。
那樣,我的負擔(dān)就會減輕,就算天天玩,就算告別課本、公式、單詞,也能得第一名!
然而,《傷仲永》這篇文言文,讓我重新認識了“天才"的真面目,明白了我該怎樣做。
金溪民方仲永,出生在一個”世隸耕“的家庭里。從小就不認識書寫工具,卻能提筆成詩,讓人們大吃一驚,稱之為天才。后來,阿諛奉承的”邑人“都花錢讓仲永作詩,以賓客之禮待他父親。仲永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不使學(xué)”,最后仲永“泯然眾人矣”。
這種悲劇的造成,最終責(zé)任還是怪他的父親,但也有仲永自身方面的因素,如果仲永堅持后天教育,他的父親讓他學(xué)習(xí),那么仲永絕對是百分百的天才。相反,仲永的后天教育沒有達到要求,他的父親又“不使學(xué)”,那么仲永的結(jié)果肯定是“泯然眾人矣”。
要想成為天才并不是不可能的,那要靠自身的努力!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聰明,而不學(xué)習(xí),但更不能覺得自己笨,而自暴自棄。
天才可以變成蠢才,蠢才也可以變成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