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作文復習3篇
20xx中考作文復習1:人生應永不言棄
進初中后,為了迎接中考每學期都要進行800米的檢測。因為暑假很長時間沒有鍛煉,所以一聽到檢測同學們都很畏懼;但是該來的總會來的,因此我們就要敢于面對,哪怕再苦再累我們也應該堅持下去。
體育課見老師手上拿了一個秒表。就知道,完了,大事不妙。果不其然,做好準備活動就開始了。剛好我們那一排是最先跑的我們站在一條線上。我做好姿勢,雙腳一前一后,雙手也前后交錯,抬頭,深吸了一口氣。老師大喊了一聲;“跑!”同學們都往前沖,當然八百米,所以速度并沒有很快。我一直跑在最前面,但我知道,其他同學只是沒有加速。
就這樣,跑完了第一圈。第二圈時,我覺得好累,但聽到后面的腳步聲,我知道我不能停。第四圈,也就是最后一圈了,我準備沖刺。我閉緊雙眼,嘴也抿攏,不管腿到底有多酸只是一個勁的往前沖,近了一步,又近了一步。終于聽到了同學們的吶喊聲“加油,加油!”三步,兩步,一步……終于到達了終點。
的確,對于我來說,跑步,累的是過程而別人看到的只是結果。然而既然認準了一條路,何必要在乎走多久。
老師讓我們在旁邊休息,我站在一邊,第二組開始跑了。
當幻想和現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而你要么被痛苦擊倒,要么把困難踩在腳下。我看到同學們個個表情痛苦,唇如白紙,雙眉緊皺。但我也知道他們有些人心中有一個念頭,“往前沖,跑完了就好了”但還有些人卻想著“太累了,我不跑了”。所以我也看到了結果。有人跑到了終點,還有人在后面悠閑地走。
其實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人生能有什么過不去的事呢,咬咬牙就好了。一切都還有希望,烏云上面是太陽。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20xx中考作文復習2:堅守
我很高興,我們還坐在這里,為各自心中的夢想而戰(zhàn),不論這場戰(zhàn)役的勝負如何,我們都會為自己的堅守而驕傲。
失去往往比保存容易,所以我們要好好守住我們擁有的東西。
當年專橫的女皇可以促使百花連夜速放,菊梔梅蘭誰敢不從?惟獨牡丹抗旨不遵,寧可發(fā)配洛陽。牡丹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當年,滿朝文武阿諛權貴,惟有屈原敢挺身而出,在即將投江之時,有一漁父勸他“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而他卻 說“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蠼乎?”于是懷石,自投汨羅以死。生命是寶貴的,但他用另一種形式維護了生命的尊嚴,守住了 作為人臣的忠,守住了自己的氣節(jié)。
現在,有很多人已經模糊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我想他們曾經也是那么雄心勃勃,意氣風發(fā),生活的風雨打磨了他們的棱角,只是安于現狀,心也似乎麻木了。
不過,還好,有洪戰(zhàn)輝這樣的人還能給我們的心靈一些安慰。雖然他的生活很苦,有那么多好心人為他捐款,但他全都退回去了,不能退回的,就捐給那些更需要 幫助的人。他說他借別人的錢是要還的,他不需要別人的施舍,他還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一位剛考上大學的貧困生,有許多人給她捐 款,但她只接受了一份,即使她把這些錢拿著,別人也不會知道,但她卻說她還是要保護她的那一點尊嚴。這句話從一個孩子嘴中說出,會讓人驚異,不過,我們很 高興能有這樣堅守尊嚴的人。
我們所堅守的東西并不一定要有多么的偉大,只要是我們心底最真最美的愿望、精神、信仰,就值得我們?yōu)榇烁冻。不要害怕我們會遇到的障礙,只要堅信我們的夢想,堅守我們的信念。
暫停我們匆忙的腳步,聽聽心底最真的聲音,我們心中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找到了,就隨著它去實現;已經實現了,就好好珍惜,堅守住它。
20xx中考作文復習3:得與失的意義
人生的旅程一直在前進,在成功與失敗中掠過,在得到與失去中穿梭,在歡樂與悲傷中徘徊。當沉重的步伐再也支持不了疲倦的身軀時,人倒在了旅途中的路邊。
或許如朱自清先生所說,“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最終又“赤裸裸”地離去。人生在世,每個人都不可能毫無所獲,盡管兩袖清風,但人生也不會空白。直到最后連生命也失去了,才看到原來得到和失去之間有一個等號。
人從誕生的那一剎那,失去的命運也無法逃避了。每一次得到的,都注定要失去。但如果想到連寶貴的,唯一的生命都有失去之時,那其他的又何必耿耿于懷。像那些因為戀愛、學業(yè)、求職失敗的人,選擇自暴自棄,有的甚至選擇輕生。但卻忘記了在從未得到這一切的時候,自己也不是同樣地生活著嗎?只要生命還在,一切都可能再得到。
生活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杜甫,從叛亂爆發(fā),他就陸續(xù)失去了地位、金錢、名利等,每一樣都是以他的努力所得到的。受到沉重打擊的杜甫卻沒有放棄生命。他有才華,他還有真誠的友誼。最終他得到了“詩圣”的美稱,這正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才華和那不斷失去的悲劇人生,還有那永遠也不會失去的,一種堅強的信念。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所,失去也是得到的開端,有句俗語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正是這個道理嗎?蘇軾是個豁達的人,完全的樂觀主義。在屢次被貶官的情況下,居然有心情游覽山水,閑時寫詩作畫,而且還創(chuàng)作出如“東坡肉”“東坡豆腐”等至今仍然被人稱道的美食。誰能說他不是失去了很多?誰又能說他不是得到了很多呢?對蘇軾來說,無悔此生才是最重要的,是他那樂觀的精神,使他在失去很多的同時,得到了更多。
得到與失去是互相轉化的,而且是并存的。或許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待的心態(tài)。被欲望驅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失去,殊不知得到的珍貴的健康卻在精神的折磨下漸漸失去,忽視了自己得到的其實也很多了。而在樂觀的人看來,盡管百病纏身,但卻還有友誼、親情,還能學習,就像張海迪一樣,同樣可以演繹精彩的人生。
失去是苦難嗎?沒有人可以下這個結論。失去的價值有時可能比得到的更高。起碼失去不是失敗,或許恰恰卻是成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