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題西林壁古詩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yùn)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改寫題西林壁古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改寫題西林壁古詩1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覽廬山。因?yàn),他們聽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并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床,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么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著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著爬著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說:“橫著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膳乐乐吧趺醋兞耍磕銈兛,側(cè)著一看廬山是高聳入云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說:“是啊,是啊。你看從遠(yuǎn)處看像一群群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huán)繞,神秘莫測!苯又,他的妹妹說:“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么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后,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蘇軾說:“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yàn)槲覀兙蜕碓谄渲小!?/p>
游覽完廬山后蘇軾便在西林寺的墻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改寫題西林壁古詩2
金秋時節(jié),秋高氣爽,陽光明媚,蘇軾帶著他的弟弟妹妹一起去廬山游玩。
蘇軾來到廬山,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哇!廬山真像一個天然氧吧!碧K軾感嘆道。橫看那重重疊疊的山好像連綿起伏的山嶺。而側(cè)看又像陡峭的險峰;從遠(yuǎn)處看是遮天蔽日,從近處看是危崖陡峭,從高處看是深溝幽靜,從山下仰望則是層巒疊翠。蘇軾無論怎樣都分不清廬山的真面目。他繼續(xù)往前走,欣賞著那郁郁蔥蔥的樹林,五顏六色的鮮花,清澈透底的小溪。沿著小溪的途徑一直往前走,不知何時眼前出現(xiàn)了一條巨大的瀑布,原來這就是李白曾仰望過的廬山瀑布呀!
蘇軾始終都不知道廬山到底長什么樣子,只因?yàn)樗驮谶@廬山當(dāng)中呀!
蘇軾當(dāng)時詩興大發(fā),于是他揚(yáng)起毛筆,沾上墨水,在廬山上的西林寺的墻壁上寫下了這首詩: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看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改寫題西林壁古詩3
一年春天,我和詩友陸游受王安石的邀請去廬山游玩。
廬山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天空湛藍(lán)深遠(yuǎn),空氣清新甜潤。
我正沉迷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突然,我腳下一空,跌進(jìn)了一個泥潭里,我趕緊爬起來,往河里一跳,哇!河水冰涼冰涼的,我浮在水面上,看著雄偉的廬山,不禁感嘆:“橫看成林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我曬干衣服,已經(jīng)到了傍晚了。我們來到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問:“請問可以在這借宿一晚嗎?”這家主人只是冷冷地說一聲:“進(jìn)來!钡人辞宄俏覀儠r,連忙說:“快請坐,快請坐!來吃飯吧!”早已餓得饑腸轆轆的我們狼吞虎咽,不一會兒便吃得精光,連最后一點(diǎn)兒油也吃了。
晚飯過后,我們外出散步,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一條瀑布旁,我們坐在草地上,晚霞把草地變成了金色的,瀑布也為成了金色的,遠(yuǎn)遠(yuǎn)望去,好像一條金色的毛巾掛在那里,看著這美麗的景象,又一句詩脫口而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标懹魏闷娴貑枺骸按司浜我?”我笑道:“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yàn)樯碓趶]山之中而視野太狹窄造成的!蓖醢彩笮Γ骸袄闲郑阋呀(jīng)玩了一天還不夠呀!哈哈哈!”其他人也捧腹大笑,山中久久回蕩著我們的笑聲。
一次旅游在歡快的笑聲中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