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國學進校園
2019年七月中旬,我們小分隊在陽光分校帶領一群小學生,一起領略了國學的風采,收獲良多。
近些年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有關國學啟蒙和教育的書籍開始風靡,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開始重視國學教育,國人開始重新定義國學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內(nèi)心播下國學的種子成為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的教育內(nèi)容。與傳統(tǒng)課堂語文教學不同,本次社會實踐將小朋友國學的學習分解到課堂講解和活動中鞏固兩方面,講解之余開展相關活動。
我們一行人仔細挑選了代表性的古代詩詞以及《論語》、《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jīng)》的片段,認真?zhèn)湔n。在課堂上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還設計了“背一背拿禮品”的游戲方式,寓教于樂!凹覈閼选薄ⅰ吧鐣P愛”和“人格修養(yǎng)”是三大教育重點!弟子規(guī)》中有言:“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種“誦讀經(jīng)典”的形式,能讓他們明白,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證明,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他們暫時也許還不能全部領會,但是在未來的人生積累中,他們會越來越認同本土文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教人怎樣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凡出言,信先”,孩子在誦讀這些朗朗上后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起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心理品質(zhì)、道德品質(zhì)和人生修養(yǎng)。
中華文化的許多經(jīng)典言論和思想流傳至今,在道德修養(yǎng)、待人處事、修身治學等方面都有論述。我們還給學生推薦了圖文并茂的《三字經(jīng)》,本書的精美插圖以及故事的講述方式,讓小朋友能擺脫經(jīng)文的枯燥,而在輕松又有趣的情況下學習《三字經(jīng)》。希望孩子們明白不斷地強調(diào)勤奮向?qū)W對人的重要性,教導小朋友從小培養(yǎng)正確的觀念,增強小朋友對國學的興趣和主動學習意識,為其今后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秀古典文學打下基礎。
國學不是一日之事,乃是終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