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語文作文素材的豐富,可以讓孩子們下筆如有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學習和閱讀中我們也可以積累一些名人素材。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中名人故事作文素材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名人故事作文素材一
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五個子女湊錢買的,面積不大,臥室只有10平方米 ,臥室里的柜子還是她21歲結(jié)婚時從舊貨市場購買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歲的“高齡”了。她就是中國當代家喻戶曉的人物、杰出的豫劇大師常香玉。
建國后,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為農(nóng)業(yè)社捐獻了一臺拖拉機;抗美援朝時,她與丈夫帶著“香玉劇社”的演員赴全國各地義演,為志愿軍捐獻過一架飛機;20xx年動亂后,她把補發(fā)的所有工資作為黨費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員向她拜師學藝,準備搞個大型拜師會,常香玉說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為下崗職工干點實事,于是拜師會變成了義演募捐會,她自己又捐了兩萬,又動員她的五個孩子捐資1萬,加上義演的6.7萬元以及常派弟子、社會各界的捐助10多萬元,全交給有關(guān)部門資助下崗職工;20xx年,她在河南洛陽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時,捐資20xx元;20xx年,她為抗擊非典又捐獻了1萬元……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沒有機會走穴,也不做商業(yè)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從每個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節(jié)省下來的。
高中名人故事作文素材二
西點軍校號稱“美國將軍的搖籃”,許多美軍名將如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等均是該校的畢業(yè)生。這些名人在校期間的許多軼事至今還被西點人所津津樂道。
美國內(nèi)戰(zhàn)時,約400名南北雙方的將領(lǐng)是從西點軍校畢業(yè)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統(tǒng)帥北方軍的尤利塞斯·格蘭特將軍和領(lǐng)軍南方部隊的羅伯特李將軍。這兩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為其主而成為戰(zhàn)場上的對手。結(jié)果,格蘭特技高一籌,最終迫使羅伯特李俯首稱臣。
二戰(zhàn)名將巴頓將軍也是西點軍校的畢業(yè)生,并以作風嚴厲、作戰(zhàn)勇猛、善于捕捉戰(zhàn)機、擴大戰(zhàn)果,而被譽為“血膽將軍”,但巴頓在校的學習成績卻不敢令人恭維,因為他是花了五年時間才從西點畢業(yè),比同期學員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記者追問其原因,巴頓俏皮地回答說,他學習期間沒有找到學校的圖書館。對此,西點人則以自己的幽默來回答和紀念這位畢業(yè)生。1950年,他們在校圖書館對面立了一尊頭戴鋼盔、身著戎裝,手持望遠鏡的巴頓將軍塑像。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據(jù)說是在母親的陪伴下度過四年西點生涯的。當年,麥克阿瑟的母親把麥克阿瑟送到西點軍校后,自己也在學員宿舍對面的西點旅館里安營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著起床號起來看兒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兒子宿舍的燈光熄滅才休息,整整陪讀了四年,而麥克阿瑟則時常在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地溜到母親的住處打打牙祭。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想到,麥克阿瑟后來于成為西點校長。
高中名人故事作文素材三
無論時光流逝、地位變遷,他從未忘記并肩戰(zhàn)斗過的戰(zhàn)友,哪怕是敗軍之將,在他心里依然是英雄。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二戰(zhàn)中最耀眼的將星之一。他戎馬一生,先后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39歲出任西點軍校校長,被譽為“西點之父”;50歲時又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而他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定格在1945年9月2日,他以盟軍總司令的身份主持了日軍投降儀式!當他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名時,竟同時掏出了五支鋼筆。舉世矚目之下,他為何做出如此奇怪的舉動?
他心里有個永遠的痛!
1941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任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駐守菲律賓,率部與日軍頑強作戰(zhàn),但是由于美國在戰(zhàn)爭初期準備不足,加上敵眾我寡,無法抵擋日軍潮水般的攻勢,敗局幾乎已定。麥克阿瑟誓與菲律賓共存亡,甚至連自殺用的手槍都準備好了,可是美國政府不想因此失去一員虎將。次年3月,在羅斯?偨y(tǒng)的電令再三催促下,麥克阿瑟只好孤身撤離了菲律賓,前往澳大利亞接管西南戰(zhàn)區(qū)。
一個月后,菲律賓全境淪陷,9萬美軍被迫向日軍投降,麥克阿瑟的手下愛將溫賴特將軍和英軍司令亞瑟少將同時被俘。這是美軍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繳械投降,更是麥克阿瑟軍事生涯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到達澳大利亞,麥克阿瑟依然受到了人們英雄般的歡迎,畢竟他率領(lǐng)美軍英勇抵抗了日軍那么長時間。然而,他心中一刻也沒有忘掉在菲律賓遭受的奇恥大辱。他對新聞記者說:“現(xiàn)在我出來了,但是我將會回來!”當時美軍戰(zhàn)局不利,美國上下籠罩在悲觀之中,這句話極大地鼓舞了人們抗戰(zhàn)的信心。有人向他建議,最好能改成“我們將會回來”。但是麥克阿瑟拒絕了,堅決地說:“不,不是我們,而是我將會回來。”他要獨自承擔失敗的恥辱。雪恥的時刻終于到來。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親率28萬大軍在菲律賓萊特島進行登陸作戰(zhàn)。當美軍剛剛占領(lǐng)灘頭陣地時,戰(zhàn)斗依然激烈,麥克阿瑟早已迫不及待,換上一身嶄新的卡其布軍裝,冒著槍林彈雨,蹚過沒膝的海水上岸了。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有人為他打傘,被他拒絕。他站在雨中發(fā)表了講話:“菲律賓人民,我——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回來了……”在他臉上恣意流淌的,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為了這一天,他已等了太久!
法西斯終于覆滅。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東京灣上空陰云密布,美軍密蘇里戰(zhàn)列艦上卻彩旗飄揚,一派歡騰,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在此主持日軍投降儀式。中、蘇、英、法等盟國代表及各國記者均已到場,在莊嚴激昂的軍樂聲中,麥克阿瑟登上軍艦,在他身后,肅立著溫賴特將軍和英軍司令亞瑟少將。兩人當年在菲律賓戰(zhàn)敗被俘后,一直被囚禁在中國沈陽的日軍戰(zhàn)俘營,麥克阿瑟專門派人把他們接到了密蘇里戰(zhàn)列艦上。他緊緊擁抱著他們兩人,動情地說道:“當年我交給你們一個爛攤子,我卻獨自抽身而退,你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兩位將軍感動得熱淚盈眶。
麥克阿瑟首先命令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然后坐下,同時掏出了五支鋼筆。他首先簽下了自己名字的前四個字母“Doug”,把第一支鋼筆贈給了溫賴特將軍;然后換了第二支鋼筆簽下“las”,回頭贈給了身后的亞瑟少將;接著再用第三支鋼筆簽下了自己的姓“Macarthur”,這支鋼筆贈給了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最后兩支鋼筆簽下了他的官銜——盟軍總司令,分別贈給了他的母校西點軍校和愛妻。
人們常說,莫以成敗論英雄,可事實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在人生最榮耀的時刻,麥克阿瑟把兩個曾經(jīng)的俘虜帶到身邊,等于是把自己的恥辱一并公之于眾,然而他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