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范文素材
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中作文范文素材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作文范文素材一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泰山腳下。在泰安的許多特產(chǎn)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獨特風味兒的煎餅。
煎餅是有名的小吃,但泰山的煎餅更有特色。泰山的煎餅與山東其他地方不同,一是主要原料采用小米和玉米,以小米原料的為上品。二是泰山煎餅加工前多了一道發(fā)酵工序。三是泰山煎餅薄如蟬翼,幾乎透明。煎餅吃起來略帶酸味,香軟可口。
泰山煎餅——創(chuàng)造年代無法考證,最遲在明代已成泰安人的家常便飯。以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粗糧為原料,經(jīng)過粉碎泡糝,再用石磨把它磨成漿糊狀。攤于鏊子上邊刮邊烙。等到烙成黃紅色時,揭下來,折疊成長方形,一個香噴噴的煎餅做好了。質(zhì)地細薄,水分少,耐久儲,香酥可口,這就是我們的泰山煎餅。以煎餅為主料的小吃也有很多,其中油煎餅和糖酥煎餅最為廣泛。你們是不是很想知道它們的原料?那我就告訴你們吧!油煎餅是煎餅加蔥油、豆腐或白菜等餡烙成的;糖酥煎餅是白糖加白面粉烙成的,甜甜的酥酥的,超級好吃。煎餅卷大蔥更是婦孺皆知的街頭小巷大眾美食。
煎餅剛攤出來圓圓的,薄薄的,只有一層。因為圓的煎餅不好拿,我們泰安人好把煎餅疊成長方形,像千層餅似的吃掉。
泰山煎餅種類很多。有的是用小米做的;有的是用高粱做的;有的是用玉米做的;還有的使用兩種以上的糧食做的。當然,每種煎餅的顏色和味道也不一樣。用小米做的煎餅是橘黃色的;高粱煎餅顏色呈漿紅色;玉米煎餅的顏色不如小米煎餅黃。而它們當中,小米煎餅是最好吃的,脆脆的,口感很細滑。高粱煎餅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見了,糖尿病患者十分喜歡吃這種煎餅。玉米煎餅是歷史上最長久的煎餅品種,面比較粗,較硬,耐咬,會感覺越吃越香,百吃不厭。
泰山煎餅原來是泰安老百姓的主食,是一種粗糧。在老百姓的生活日益改變后,曾經(jīng)離開過人們的餐桌。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粗糧的煎餅又回到了餐桌上,價格也是細糧的好幾倍。逐漸成了泰安人不可缺少的主食。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達,做煎餅也用上了機器。這雖然好,可是,吃到嘴里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感覺了。
泰山有“三大寶”——白菜、豆腐、水,依我看,如果加上泰山煎餅,那會更好。外地的朋友,如果你來到泰安,可千萬不要忘記嘗嘗俺們的泰山煎餅哦!我愛泰山的煎餅!
高中作文范文素材二
夜,靜了——靜得讓人覺得害怕,覺得恐懼。
夜里,我獨坐在沙發(fā)上,享受著美麗的夜空,享受著晚霞后的靜謐?墒牵蕾p過晚霞的麗姿,就不覺得夜的獨特了。除了,漆黑的天空;除了,無數(shù)的星星。夜色,還會美嗎?
夜——沒有朝陽的無限美;沒有午后的愜意;更沒有晚霞的紅暈。
夜——沒有孩童們的歡笑聲;沒有汽車的轟鳴聲;更沒有小商販的叫賣聲。
——夜,是靜的,也是單調(diào)的。
夜,靜了——靜得讓人得以反省自己的過錯。
望著……窗外靜止的畫面,窗外寂靜的世界,似乎與世隔絕。沒有了嘈雜的多重唱。自己被圈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眼前不斷的跳出經(jīng)歷生活的軌跡……自己的幼稚,自己的成熟;自己的愚笨,自己的聰慧:兒時的呀呀學語,成長時的摔傷,長大后的成就……腦海中出現(xiàn)一幕幕色彩斑斕的畫卷。
——夜,是靜的,也是豐富的。
夜,靜了——靜得讓人懷戀。
夜色的主角——星星,月亮,“黑幕”,都是那樣美麗,也許是因為它們的光彩也許是因為他它們的獨特,才使夜便得更美。但是,除了,這些小小的點綴物,夜,還會美嗎?
美麗的夜是短暫的,短暫的夜是需要東西裝點的,被東西裝點出來的夜更是需要人們關(guān)注的。因為過了今夜,就到了明天。
夜,靜了……星星們不要再和月亮比耀眼了!因為你自有你的光芒!因為你們都能主宰這靜寂的夜!因為你們都是夜空的耀眼之處!
夜,靜了……大地沉睡了……
高中作文范文素材三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賺取了我太多的眼淚,可是她清靈秀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氣質(zhì)又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能說黛玉的一生是個悲劇,而她與寶玉兩小無猜的戀愛也注定是個悲劇。黛玉病弱的身體、孤傲的個性與自定終身的行為都不是賈母所喜歡的,所以敏感多病的黛玉注定無人可以依賴。于是,她懷著純潔的愛可對世俗的怨憤離開了塵世間,實現(xiàn)了她:“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紀,父母便先后離世,過著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她常聽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因此,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真與鋒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勢力。
黛玉的淚所表達的是世間最貞潔的情感,是對“異端”的崇敬,更是對自身的憐憫。黛玉葬花便是她這一性格的真實寫照。她不忍看落花被玷污,希望它們“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她追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于是她用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杯凈土掩風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凄涼的感情和沖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我感受頗深的是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zhì),從小便在榮國府長大,可是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對她并無影響,黛玉仍保持著純真的天性從不顧及后果得失,所以很難融入到大觀園里去,而且她從不勸寶玉追功求名,也不會逆著自己的性子做事,以這種性格在賈府這樣聲勢顯赫的家族中我行我素自然沒有好人緣兒。
昨夜紅樓入夢里,紅樓夢里夢紅樓。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嚴酷現(xiàn)實中香消玉殞,而賈府也最終歸結(jié)紅樓。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趁著這奈何天
傷懷日
寂寥時
試遣愚愛
因此上演這出懷金悼玉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