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作文:學(xué)習(xí)描寫
微小的草籽埋在地下,無人知曉,有一天一滴雨滴觸碰了這些草籽,它便抓住這可貴的機會,奮力生長去感受那陽光的溫暖。
瘦弱的幼蝶在繭中拼命掙扎,“作繭自縛”并不是蝶的無知,它知道這是大自然的饋贈,終有一時,破繭成蝶,享受經(jīng)歷痛苦后的自由。
懸崖上的蒼鷹從見到陽光那一剎那便在與風(fēng)雨拼搏,無情的狂風(fēng),呼嘯的暴雨,怒吼的海濤,這一切它都咬牙接受了,并以此換取強健的雙翼,豐滿的羽絨,以及翱翔于藍天白云間的自由。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接受才會有改變,但是需接受精華。
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先生曾毫不避諱地坦陳自己的作品受到哥倫比亞作家的極大影響,莫言將外來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加以修飾、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魔幻主義,這才使得山東高密成為繼小鎮(zhèn)馬孔多的又一處文學(xué)圣地,使得諾貝爾獎垂青中國人。
接受可以改變?梢宰兊酶,但是,也有可能變得更壞。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久閉的國門終于向世界敞開,于是大量的外來文化涌入中國。面對這色彩繽紛的文化,有些人不知所措,有些人一概拒絕,有些人囫圇吞棗,全盤接受。毒品進入了中國,使許多少年從踏入社會起便染上了毒癮;可樂等蘇打飲料進入了中國,使得許多中國人拋棄歷史悠久的飲茶之道,也給中國帶來了“肥胖”之憂;圣誕節(jié)來了,許多人沉浸于圣誕老人的禮物,馴鹿拉著的雪橇,床頭系著的襪子,卻全然不知中國春節(jié)的關(guān)于年的傳說,放鞭炮時的喜悅,新年的祝福。接受外來文化固然是好事,但是我們要明智地接受。
接受能夠引起改變。一枚硬幣可以讓身無分文的流浪者從無產(chǎn)階級躍為有產(chǎn)階級;一片茶葉可以讓普通的水散發(fā)悅?cè)说那逑;一個字可以為詩作增色許多。
從“僧扣月下門”到“僧敲月下門”,我們是否能遇到高人的指點而改變自己呢?其實改變不在于高人,而在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