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碎片化閱讀作文900字
擁擠的地鐵上,嘈雜的公交上,亦或是長長的隊伍中,人們捧著手機、電子書,聚精會神,目不轉(zhuǎn)睛。我們正處于一個生活極度碎化片的時代,于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誕生了。那些在急促的生活節(jié)奏下缺乏時間閱讀的人們,仿佛如獲至寶,抓緊一切零碎時間解鎖手中的電子產(chǎn)品,撲向那一行行文字。他們中的許多人十分欣賞自己的閱讀方式,甚至被自己熱愛讀書、爭分奪秒的模樣所打動,殊不知碎片化的閱讀并非真正的學(xué)習(xí)。
閱讀的出發(fā)點是提升自我,獲取作者的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那種為了閱讀而閱讀的行為是可笑的。抓住每一份零碎的時間翻動書本產(chǎn)生良好的自我感覺,沉浸在虛假的獲得感中,是在無意識地欺騙自己。
為何說是虛假的獲得感呢?首先,碎片化的時間是很短的,當你攤開書本面對一行行文字時需要花時間讓自己沉靜下來,讓眼睛掃過的字經(jīng)過大腦深思熟慮。經(jīng)常發(fā)生的情況是,好不容易進入到閱讀模式后,這一段空暇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當你擁有這種碎片時間時,大多是在餐廳車站等喧鬧的公共場所,因而所需排除干擾的時間會增加,使得真正能夠閱讀的時間減少。
過短的閱讀時間還會帶來的問題是,我們閱讀,卻好像盲人摸象。由于時間的限制,每次所吸收到的東西在頭腦中散成碎片,如同風中的飄揚的柳絮,我們不能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形成完整的情節(jié)或是富有邏輯性的知識體系。日后看到相關(guān)的話題,只記得似曾相識,想侃侃而談卻發(fā)現(xiàn)腦海中空空如也,只剩下東拼西湊的碎片與含糊不清的大意。
破碎化的閱讀使我們在知識的獲取上大打折扣,閱讀最重要的還不是獲取,而是帶給我們精神的觸動和心靈的升華。轉(zhuǎn)瞬即逝的閱讀時間讓我們無暇思考仔細推敲,無法完整深入地深度閱讀,于是我們無意識地吞下了別人喂給我們的一切。這樣的后果就是永遠認為別人說的有道理,漸漸喪失了自己思考分析的能力。碎化片閱讀表面上提高了閱讀量,卻絲毫沒有前進。
我們碎片化的初衷是為了高效地利用時間,殊不知有多少人最終被時間碎片化了。如果想要改變提升,不要寄希望于碎片化的時間,而要平心靜氣地在安靜的氛圍中深入完整地閱讀。正如朱熹所說:“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