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農歷小知識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太陽到達黃經75°!对铝钇呤蚣狻罚骸拔逶鹿(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痹谶@一節(jié)氣中,螳螂在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xiàn),并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xiàn)而停止了鳴叫。
顧名思義,“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所以說芒種是一個代表成熟與收獲的節(jié)氣。
芒種前后,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jié),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fā)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也叫“霉雨”。
芒種是表征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yè)物候現(xiàn)象的節(jié)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jié)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qū)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皷|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钡脑娋,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jié),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yǎng)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紅苕移栽至遲也要趕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過遲,不但干旱的影響會加重,而且待到秋來時溫度下降,不利于薯塊膨大,產量亦將明顯降低。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