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有感
讀《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有感
“打與不打都是愛嗎?”我?guī)е@個令人深思的問題,讀完了《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這篇文章充分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打與不打都是愛。
文章的字里行間里都滲透著深厚的母愛,使我那小小的心靈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的思緒也回到了小時侯媽媽打我的情景:那時,我犯了錯。媽媽怒目圓睜,劍眉倒豎,怒發(fā)沖冠,接著就是一聲咆哮,變得那么的陌生,令人害怕,揮手就打我。如今,我才明白當時媽媽打我的時候,心里有多么的痛,如利箭穿心一般。俗話說得好:“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媽媽那是恨鐵不成鋼呀!
古往今來,有多少母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如大詩人孟子,早年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養(yǎng)大了他,給了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有了“孟母三遷”這個成語。當我們誤入歧途的時候,母親都會循循善誘地說道理,實在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動手,不管打與不打,都是母親對我們殷切的愛。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這是英國的一句名言。是的,如果沒有母親的管束,我們可能會肆無忌憚地做事,只有充滿母愛的雨水,才能滋潤我們的心田。就像一棵小樹,你不給它修剪修剪,它會瘋狂地長著四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中的母親為了孩子成材,寧愿懲罰自己。我們的媽媽何嘗不也是這樣,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媽媽對我們是真摯的愛,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關(guān)心我們。在這世上壓根就沒有詞來形容媽媽。小時侯,媽媽是辛勞;長大了,媽媽是焦慮……
我們大家的媽媽,和文中的母親不都是一樣的嗎?母愛雖然很平凡,但更偉大!
學校:金陵中學實驗小學 作者: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