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式標題的擬題方法
這種方法是把非人物人格化,使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思想、方法、舉止等 。如:《小溪流的歌》小溪流在狹長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后來來到了一個拐彎的地方。那里有一截枯樹 樁,還有 一小片枯黃的草。枯樹樁年紀很老,枯黃的草也不年輕。他們天天守在一起,就是發(fā)牢騷。 他們覺得什么都不合適,什么都沒有意思。后來連牢騷也沒有新的了,剩下來的只有嘆氣。 他們看著活潑愉快的小溪流奔流過來,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喂,小溪流!這么高興,到哪兒去呀?”小溪流回答:“到前面去,自然是到前面去呀!豹 枯樹樁嘆口氣說:“唉,唉!忙什么呀,歇會兒吧!”枯黃的草也嘆口氣說:“唉,唉!累壞了可不是玩兒的,就在這兒待下來吧,這兒雖然不太好,可也還不錯。”小溪流看看他們笑了笑:“為什么呀?就不!不能夠停留!”一轉(zhuǎn)眼小溪流就把他們丟在后面了,他又不住地往前奔流。前面出了村莊。村莊里有水磨等 著他去轉(zhuǎn)動。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漸漸又有些旁的小溪流來同他會合在一起,小溪流就 長大了。于是,由小溪流長成的一條小河,沙聲地歌唱著,不分早晚地向前奔流。他精神旺盛,精力 飽滿,向著兩邊廣闊的原野歡呼。他翻騰起水底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樹枝,激烈地打 著回漩。他興致勃勃地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什么也阻止不住他的前進。 前面有石灘阻礙他,他就大聲吼叫著沖過去。小河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有一只孤獨的烏鴉懶懶地跟著他飛行了一陣。烏鴉看見小河總是這樣活躍,這樣匆忙,覺得 奇怪,就忍不住問:“喂,小河!這么忙,到哪兒去呀?”小河回答:“到前面去呀!豹貘f往下飛,貼近了他,恐嚇他說:“嘿,別高興!還是考慮考慮吧,前面沒有好玩意兒。”小河沒忘記自己原來是小溪流,他笑了一笑:“為什么?才不聽你的咧!就不能停留!”烏鴉生了氣,一下說不出話來,就只叫:“呀!呀!呀!”小河很快地就把烏鴉丟在后面,又不住地往前奔流。這是著名童話作家嚴文井的名作《小溪流的歌》中的一節(jié)文字。其實,全文都是寫小溪流 ,這里不必全引。這是一篇極富象征意味的童話。我們知道,童話是具有幻想性質(zhì)的向兒童說理的故事,這里 的小溪流的故事意在說理,即少年兒童要象小溪流那樣永不停息地奔流,克服種種困難去追 尋美好的理想。這個深刻的道理,作者不是生硬地空洞地寫出來的,而是通過象征性的故事 ,對兒童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懂得其中的道理。因為運用了象征手法,所以這篇童話就是成人讀來也感到回味無窮,其思想意義具有較強的 擴張力和輻射性,這也體現(xiàn)了說理象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