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加批改評語
一篇作文不僅能夠反映這個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還能從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這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價值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中生作文加批改評語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生作文加批改評語一
只有眾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壯的交響樂,一個音符,即便有獨到的藝術(shù),奏出的音樂總是乏味單調(diào)的。
———題記
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千萬種步伐,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物。
一個人做的事好與壞,需要別人評價;一個人生活的快樂與平淡,需要別人點綴;一個人想得到別人的信賴,需要自己先付出努力。
富人并不是很快樂的,因為他得不到別人的關(guān)心與信賴,他不能融入大眾的愛。
窮人并不是很悲傷的,因為他得到了別人的同情與關(guān)懷,他融入了大眾的愛。
要想得到別人的一點愛,就必須先去愛別人一點;要想得到別人的一絲情,就必須先給別人一絲情。
我們平等地來到這個世上,沒有富人與窮人之分,沒有純潔與狡詐之分。是因為人的心靈的改變,有了善良與邪惡,有了富人與窮人。
人生就是這樣,不然怎么有坎坷與曲折的道路,有拼搏與奮斗的意志;有悲傷與激情的感觸。
想得到別人的喜歡,何不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一些;想得到別人的笑語,何不把屬于自己的和別人分享一些;想得到別人的信賴,何不把自己的真心坦露出來。
只要你不拒絕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會拒絕你放飛的夢想。
只要你不拒絕雪山的巍峨,圣潔的雪蓮就不會拒絕你內(nèi)心的純潔。
只要你不拒絕一步一個腳印的平凡,誘人的光輝就不會拒絕你對他們的擁有。
只要你不拒絕幫助別人的誠心,善良的人們就不會拒絕他們對你的喜歡。
不是幸福之神不肯光顧于你,而是幸福在你身邊徘徊時,你沒有很好呵護他們。
不是別人對你不理睬不喜歡,而是你用金錢的面具將自己罩住,使別人感覺不到你的善良之心。
當你改變了生活狀況時,不要試著改變別人的心態(tài),要試著把自己改變,要使自己和別人心心相印。
人生的內(nèi)涵,與時俱進,試著改變自己的缺點去善待別人,別人就不再會覺得有什么隔膜,你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歡。
【教師評語】這篇議論文作者用抒情的手法,詩歌的語言,排比的段落,形象地詮釋了“人生的內(nèi)涵”。與其說是一篇散文,毋寧說是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讀一讀這樣的句子:“只要你不拒絕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會拒絕你放飛的夢想。 ”“只要你不拒絕雪山的巍峨,圣潔的雪蓮就不會拒絕你內(nèi)心的純潔。 ”“只要你不拒絕一步一個腳印的平凡,誘人的光輝就不會拒絕你對他們的擁有。 ”“只要你不拒絕幫助別人的誠心,善良的人們就不會拒絕他們對你的喜歡”……這些句子想象奇特,用詞優(yōu)美,充滿哲思,充滿才情,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然、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的獨特感悟、理解和較深的文學素養(yǎng)。
高中生作文加批改評語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笛柳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十里長亭,月下相送。千百年來,多愁善感的中國人總易引發(fā)款款別緒深深長情。除卻斑斑冷月、依依楊柳,連交通工具與此也是有著神秘的不解之緣的。 古時,人們靠雙足走遍天下,以腳掌的長度感受著古老中國大陸的寬度。一場僅僅數(shù)百里的旅途在徒步行走中被拉長了,無疑也使得相思更加綿長。一次離家,一次出行,家人的留戀牽掛都濃濃密密地縫進衣裳納進鞋底,藏在臨行時絮絮叨叨的囑托里。夕陽下奔走四方的浪子因為家人的“臨行密密縫”,被寄托了“意恐遲遲歸”的牽掛,腳步沉重。游子的歌聲在蒼茫的地平線上繞著夕陽沉沉墜去。 后期,人們開始使用馬為代步工具。逸詩有《驪駒》篇云:“驪駒在門,什夫具存:驪駒在路,什夫整駕。”馬行過處,驛站被賦予了離別的詩意與哀傷。詩人們在驛站依依不舍,詩不盡離情。“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馬蹄揚起,友人相離,不知那古道驛站曾見證了多少人的離別淚眼。而送行者旨在身后落寞地數(shù)著噠噠的馬蹄,獨吟“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流水岸邊,輕雨微風拂楊柳,依依。朦朧煙雨,泊船岸邊,凄切的寒蟬伴著送行者數(shù)著無緒留戀。去去千里煙波,一河流水便載動著別緒。河水日復日、年復年沖刷著渡口I,聽著那許多人在船夫催發(fā)之時所說的“此去經(jīng)年”,千種風情便付于一水,悠悠不斷,一直追隨離人而去。岸邊的踏歌之聲,不舍的依依之情,在凄風涼雨中更濃了。 近代,工業(yè)革命后,汽輪在煙霧彌漫中拖著長長的汽笛聲從大洋彼岸直直開進了中國海域。同時轟隆隆的火車也開進了新修的鐵軌。朱自清曾在《背影》一文中盡訴與父親在火車站離別的復雜情感,父親在月臺蹣跚的步履、孤獨的背影在列車“哐當——”馳過后被打上思念的長結(jié)深埋于朱的內(nèi)心。不敢想象,匆匆的鳴笛是如何讓離人的淚水在眼眶中漲潮。裊裊的黑煙從火車尾噴出,不知弄花了多少了送行者本涕淚縱橫的臉。但長長的鳴笛聲又是否又可以掩蓋住一些送行時的哭聲與留戀?又或者是那聲聲鳴笛震響耳膜,把心刺刺撕裂開來。 現(xiàn)代交通工具大概是以飛機為主,但在享受快捷舒適的同時,無疑會使別愁減輕些。但不知道這同時是否也少了些什么,大概是思念、離別的美感。盡管大多數(shù)人認為思念必是憂傷難耐的,但離別之后的下次見面,重逢故人,必定又是一番難以言喻的喜悅。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相思美感,在距離的不斷拉遠之后,遙寄心意,將所有的回憶與人事反復思量最終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了,這就是跟釀酒必要經(jīng)過長久的窖藏之后才芳香醇洌是一樣的了。只可惜現(xiàn)今已不會有人在離別時看著離人遠去,淚眼婆娑,喑啞地道著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車轍重碾,相思伴道。
【教師評語】相思是愁苦的,相思又是美麗的。文章由古代的相思談起,廣征博引,一直寫到現(xiàn)代人因交通工具的便利而體驗不到相思之美。文思涌動,文學積淀深厚,人生體味細膩獨到。
高中生作文加批改評語三
撥弄著斷弦的琴,撒滿古塵埃,沒有一絲色彩。期待著能彈奏出憂傷的華麗,用一份淡如水的情愫守候著一棵千年不會開花的樹,豈知不會花開一次成熟去偏偏錯過?
古人詠詩道: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誰又能夠了解殘花凋零地美?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繁花落盡如三千東流水,我取一瓢卻要用一生來了解。
風過無痕花愿落,落下三千花凋零。風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是它把花吹落,而流水總以為自己無情而慚愧,但或許花是無悔的,落花有意隨流水,花隨流水三江去。昨夜夢見花開美,今朝只有花落淚。花瓣從樹上一片片剝落,翩翩起舞;渲嗌伲浔M花殤優(yōu)美燦爛,鋪滿命運不堪的小道上。
生如花之美,死如花之靜。人的一生亦如花開花落。
感謝絲絲的微風為花留下一縷暗香,感謝縷縷陽光為花留下一片燦爛,感謝落花演繹我心一同悲傷,一曲花下錯弄弦,在花下聆聽花落憂傷的旋律,掩飾我內(nèi)心無名的憂傷。
古塵埃撥弦紛飛人間情,還作花下魂,情至淚斷腸,花落花相知,卻是無人問。那只斷翅的蝴蝶已躺在泛黃的花下,作苦苦掙扎想飛飛不起,花一片片落下慢慢地疊在那只斷翅的蝴蝶上,曾經(jīng)的美麗被深深埋葬在花下慢慢風化成塵埃。
一花一憂傷,一心一破碎,聆聽殘花飄落聲,唯獨雨飛花下,憂傷盤旋花落淚。本想揮刀斷紅塵,卻被紅塵割斷魂,只留下一抹無名華麗的憂傷,不能釋懷。
時間找不到開始便無法結(jié)束,花可以重新輪回樹枝上,夢亦被輪回繼續(xù)演繹我的憂傷,揮之不去,帶著零亂的思緒,眼看花開花落花凋零,混亂思緒寫成未命名的憂傷。完成唯美的文章翻飛在落花下,記載著雨飛的憂傷。
滿地殘花滿地傷,滿地憂思滿地燒,灰飛煙滅古渡塵埃。踏上憂傷花開花落花凋零,朝花夕拾唯余破碎,花落有聲花卻無缺,風過無痕風邊靜,血色殘陽,映照花下魂。樹枝上一絲不掛,顯然花已落盡,花未果,事成空,只留回憶!詞難填,意難述,寫出平庸文字,描繪無盡憂傷轉(zhuǎn)淡,左岸花開右岸花落,彼岸花開花落;ǚ腔F非霧,霧里看花,迷失自我,沉醉在迷茫之中,若隱若現(xiàn),只因心里的憂傷模糊了視線,迷失在生活邊緣嘆人間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