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dǎo)--談?wù)剬懽鞯恼Z言(下)
怎樣有效地提高寫作語言的水平呢?
第一,要重視語言基礎(chǔ)知識,逐漸深厚自己的語言功底。準(zhǔn)確掌握漢字與詞語的音、形、義,盡可能掌握更為豐富的詞匯,寫作中力求消滅病句,這就是“基本功”。要做到這些,經(jīng)常翻查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種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隨便唱?墒沁\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馬克方場的河邊上,看見河中有紅綠的紙球燈,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剛朵拉”搖過去,靠著那個船停下,船在水中間,兩邊挨次排著“剛朵拉”在微波里蕩著,像是兩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圍著一張桌子坐,輪到了便站起來唱,旁邊有音樂和著。曲詞自然是意大利語,意大利的語言據(jù)說最純粹,最清朗。聽起來似乎的確斬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樂節(jié)奏繁密,聲情熱烈,想來是最流行的“爵士樂”。在微微搖擺的紅綠燈球底下,顫著釅釅的歌喉,運河上一片朦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紅的樣子。唱完幾曲之后,船上有人跨過來,反拿著帽子收錢,多少隨意。不愿意聽了,還可搖到第二處去。這個略略像當(dāng)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卻熱鬧得多。 我請同學(xué)來模仿,郭蕊同學(xué)寫出了這樣的文字: 北京的烤鴨是很著名的。其中以全聚德為最,畢意是老字號也最為正宗。其次,像鴨王這樣的餐館的烤鴨也頗有口碑,但因為鴨王中除了鴨子外其它的菜量少價高,我沒去吃。還有一些餐館、飯店的菜單上也有烤鴨,但大部分也只能算作二三流水平?绝啅倪x料到裝盤,步步都十分講究。每只鴨子的大小要適中。掛爐后,火候是烤鴨的關(guān)鍵,必須用中火烤足時間,不能急于求成。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把烤好的鴨子拿到客人面前,切成118片,片片均帶鴨皮。這時的烤鴨用筷子夾起一片,見鴨油從皮里擠出,掛在外面,而不掉下,香氣撲鼻,放到嘴里后不油不膩。若用薄餅卷一些鴨肉,放上點蔥絲,粘上甜面醬,再放入嘴中,那則可減一些油膩感,多一些清涼,味道也決是你終生難忘的。最后還有一道鴨湯,是用鴨子剩下的骨架熬成的,加幾片大片的蒜、姜,用小火慢燉成乳白色。盛的時候,最好盛一塊鴨肉,喝過此湯,那留在嘴里的油脂會被完全去除。 也許,口清的南方人不適應(yīng)這樣吃法,但對于北京人來說,這確實是難得的佳口。但也不可多吃,尤其血壓高或膽固醇高的人。 這不是很好嗎? 中國臺灣作家、詩人余光中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把飛機與火車對比來寫,語言生動,情趣盎然。 飛機雖可想成莊子的逍遙之游,列子的御風(fēng)之旅,但是出沒云間,游行虛碧,變化不多,機窗也太狹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車的長途,催眠的節(jié)奏,多變的風(fēng)景,從闊窗里看出去,又象是在人間,又像駛出了世外。所以在國外旅行,凡鏗鏗的雙軌能到之處,我總是站在月臺--名副其實的“長亭”--上面,等那陽剛之美的火車轟轟隆隆其勢不斷地踹進(jìn)站來,來載我去遠(yuǎn)方。 我請我的學(xué)生仿照本文的形式,任選兩個相關(guān)的事物,寫一段話,限50-80字。 學(xué)生之作,不乏佳構(gòu),亦且別有情趣: 凌云:巧克力雖然可想象成為屈原“登昆侖兮食玉英”的美味,但甜膩過分,高熱高糖,久之并不耐吃。哪像干脆面,口感實在,可以填飽肚子。所以在小賣部,我總選擇干脆面,犒勞五臟六腑。 邢佳:電話雖可看作孫大圣的順風(fēng)耳、神仙道士的千里傳音,但是每逢佳節(jié),親朋好友紛紛打電話祝福,還真少了那么點兒親切。哪像賀卡,情意綿綿,所以每逢新年,我都遙寄賀卡表達(dá)思念之情。 劉苗苗:武俠小說固然可以調(diào)劑人的生活,但通俗的文字、流俗的情節(jié)未免像一盤油炸食品,吃多則厭。哪像名家美文,含意雋永,字字珠璣。所以我愛在微涼的午后,攜秋思品 ,共光潛賞美,滌蕩我的靈魂。 李芳芳:荔枝曾博唐妃一笑,又是宋皇養(yǎng)在宮中的佳品,但色如魚目,甜得生膩,并不讓人回味。而同為熱帶水果的楊梅,卻以它精致的殷紅,甜中帶酸的余韻征服了我的口味,是我每年夏秋的長久的思念。 劉妍:雨水雖然是滋潤萬物的甘霖,但嘩啦嘩啦的雨聲令人心生厭煩,萬一被雨“盯上”,“落湯雞”的命運不可避免。哪像雪,直是高明的畫家將世界“涂”成美妙的銀色,而眼前的堆雪人、打雪仗,又吹響了童年的歡歌。 陳卓:小提琴音色優(yōu)美,曲調(diào)悠揚,令人陶醉,但表現(xiàn)單一,略顯“小氣”,只能做“樂器之后”。鋼琴不僅有柔美之音,亦有雄渾之聲,剛?cè)岵,抑揚頓挫,體現(xiàn)于跳蕩的黑白琴鍵之間,不愧為"樂器之王"。 莊明:高爾夫雖可想成伍茲頭上的光環(huán),歐文心中的佳寵,但還是富人家的,大費周張,且變化不多。哪像古樸的圍棋,玲瓏精妙,又情趣盎然。所以休閑時間,我總愛坐在小桌前,讓圍棋帶我暢游智者的世界。 模仿如長跑中的“帶跑”。有高手在前面“帶動”,總會跑得快些。模仿之路是漫長的。千萬不要小有所得便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就是作家了,甚至以為自己超過作家了。 拜倒在王羲之、張旭腳下“極力模仿”時的顏真卿只是一位書法學(xué)習(xí)者。而創(chuàng)作出了《爭座位》、《祭侄稿》時的顏魯公才成為獨樹一幟、光耀書壇、折沖后世的大書法家! 寫作訓(xùn)練題: 俗語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魯迅也有詩道: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請你以“我心中的男子漢”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附:范文《父親的淚水》及評語。 父親的淚水 高三(8)班 付巖 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擁有北方男人那高大魁梧的身形,線條明晰的輪廓和那股特有的硬朗之氣。在我心中,父親就像是一棵青松,無論是驕陽如火,還是雨雪紛紛,都那么高大挺拔,堅韌不屈。他那寬寬的肩頭和有力的大手永遠(yuǎn)是我最可靠最堅強的后盾。 父親是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曾在日記中偷偷地寫道。據(jù)母親說,父親是極少流淚的,當(dāng)年,十幾歲的父親孤身一人去遙遠(yuǎn)的內(nèi)蒙古下鄉(xiāng),漫漫黃沙,舉目無親,日子再苦再難,父親都不曾流淚,父親遭遇事故,身上大傷小傷十幾處,疼痛難忍,夜不能寐,父親從未說過一個“疼”字,從未叫過一聲,默默地堅強地挺了過來。我的記憶中父親只流過三次淚。 第一次是我小時候,我因為飯后運動,得了“闌尾炎”進(jìn)了醫(yī)院,當(dāng)時正值春節(jié),醫(yī)生都不在,無法及時手術(shù)。我疼得在床上打滾,涕泗橫流,父親到處聯(lián)系大夫,終于把我送進(jìn)了手術(shù)室,伴隨著陣陣疼痛,我緩緩醒來,看到的是父親那一雙血絲滿布的眼睛和那鼻翼兩側(cè)微微發(fā)皺的皮膚,我知道,父親哭了。年幼的我心中不禁一顫,我從未想過堅強的父親會流淚,而且是為了我,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在父親輕輕為我拭去眼淚的同時,我深深地懂得了:父親的心再堅強,我也永遠(yuǎn)是那其中最柔軟的一處,永遠(yuǎn)是他的至命傷。 第二次是4年前,奶奶病危,父親在病床邊守了一整夜。第二天當(dāng)醫(yī)生用嶄新的白被單蓋上奶奶的面容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了父親的淚水,那滾滾熱淚瞬間劃落,布滿了那已有些皺紋和雀斑的臉,母子情深,血濃于水,我體會著父親心中那無禁的苦痛。 還有一次,是為了母親,那是一次很偶然的談話,話語間我流露出對母親種種苛責(zé)的不滿。而父親在安慰我的同時,也例數(shù)著母親的好。我不知道是自己的哪一句話觸動了父親的心,他說,你媽這一輩子不容易呀!那淚水--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他又輕輕地說了一句:“咱倆一定得對她好。”這句話我是一生都不會忘記的,不善言辭的父親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dá)著自己的情感,那分明是一種相濡以沫的愛意。 父親有淚不輕彈的,什么艱難困苦,大風(fēng)大浪,都摧不垮父親堅強的意志。而只有親情與愛情,才能讓我感受到父親的細(xì)膩和溫柔,父親的三次淚水,是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母親、妻子和女兒。 【評語】 真切地寫出了父親的 “堅強”與“柔軟”, 父親是個男子漢! 都說“知子莫如母!笔胫有“知父莫如女”。 一個“情”字充溢字里行間。因情驅(qū)筆,縱筆抒情,以情動人。 寫作特點:選材精當(dāng),詞語運用準(zhǔn)確,寫“堅強”與寫“溫柔”都很到位,三次流淚,絕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