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材料的積累
作文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重要的語言實踐活動,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本文分析當前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點薄弱環(huán)節(jié),淺談小學作文材料積累的方法及其應(yīng)對策略。
一. 當前農(nóng)村小學作文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ㄒ唬ⅹM窄的生活圈子.
首先,對于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小學生活真可謂是大體上的兩點一線,即學校——家庭。在學校里,認真聽老師講課或者是一個星期僅僅參加一兩節(jié)稀罕而單調(diào)的集體活動課,在小學期間大型的活動是屈指可數(shù)的,這就勢必導致同齡間的孩子缺少交流。放學回家后做作業(yè)、看電視,雙休日偶爾在街道上看到他們漫無目的的玩耍,很明顯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生活圈子非常狹窄,而如此同時,他們?nèi)狈Φ氖且环N相對寬松的能夠激起他們觀察生活的濃厚的文化氛圍。
其次,有關(guān)調(diào)查與研究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孩子的手中平均沒有一本像樣的課外讀物,他們手中可以閱讀的書籍更是寥寥無幾,這就導致學生的材料積累缺乏來源,就如同倉庫中缺少“糧食”,在這種情況下,讓農(nóng)村的小學生去寫一篇像樣的作文就如同“無水之炊”,“紙上談兵”。
最后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能力上,農(nóng)村小學生和城市小學生存在很大的差距,家長可以稱得上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面對城市家長普遍較高的文化水平,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可以說農(nóng)村孩子在積累材料的過程中幾乎失去家長的作用,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和監(jiān)督力度,積累在作文材料往往會變成一種徒有其名的形式,不可能從根本上小學作文水平的提高。
。ǘ⑷狈ψ魑牟牧戏e累的意識。
小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痛”,雖然他們經(jīng)歷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有許多難忘的經(jīng)歷,可到作文時。他們滿腦子都是空的,他們討厭作文,怕老師布置作文,以為他們不知道“寫什么”,有時也不得不東搬西湊,搜腸刮肚較勁腦汁額去應(yīng)付的完成作文,而這時老師則會抱怨像樣的作文很少,經(jīng)診斷我們會清楚的得出小學作文中的一個通病:“千篇一律”。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生活缺乏豐富真切的觀察,沒有積累的習慣和寫作的興趣所造成的。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也不能否定小學生自身年齡特點。作文材料的積累會導致小學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旗桿的匱乏,他們寫作時常常會陷入“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的困境。
。ㄈ⒑鲆晫ψ魑牟牧戏e累的指導。
由于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的精力大多花在指導學生怎樣寫上,然后布置一大串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寫。而面對每個作文題目學生可謂是傷足了腦筋。應(yīng)為他們不知道寫什么。對于作文的懼怕心理在不知不覺中便形成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忽視把學生的視野引向他們的實際生活,引向自己所存在的社會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啟發(fā),忽視指導學生去積累材料,將生活的難忘經(jīng)歷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作文倉庫”。學生經(jīng)常被動的去寫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心理上的那種寫作文的興奮狀態(tài)極易受到抑制,同時學生的作文興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學中,如果教師忽視對教學材料的積累的指導,就會阻礙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從而寫不出真切感人的好作文。
二、積累材料作文的意義
。ㄒ唬⒎e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前提。
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材料。大量的作文材料的聚集,可以開拓思路,引起文思,了解寫作規(guī)律、方法,豐富寫作積累的倉庫。散文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yīng)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生活中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裝書籍和材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上搜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作起文章來,便會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由此可見,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前提。
。ǘ、積累作文材料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認識生活,認識自我的能力。積累材料是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葉圣陶說:“生活有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的晝夜不息!蹦敲催@溪流的匯聚,更離不開點滴的材料積累。作文教學,只有只有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認識生活和認識自我的同時,才能寫出真情實感。他們善于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感悟身邊的事物,往往從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的角度去認識并解釋對象,是體驗變成一種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他們善于從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出發(fā),將這一切裝進自己的材料“倉庫”。這一過程是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對生活和自我不斷認識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將積累的材料通過寫作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工提煉,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積累材料,達到對生活對自我的認識。
。ㄈ、有助于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形成
寫作可以說是重要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生的作文是以培養(yǎng)表現(xiàn)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寫作寫作的語言來源于生活的語言,而生活的語言則主要來源于日常的積累。日常的積累可以使語言的廣度達到完美的延伸,既可以寫人敘事狀物,又可以議論抒情,既可以表現(xiàn)氣勢宏大的場面,又可以表現(xiàn)生活中的細微鏡頭,哪怕是一滴水,在學生的必須愛也會變得栩栩如生。因此小學生在積累材料作文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領(lǐng)悟語言,有助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
思維與言語相互依存,密切聯(lián)系,“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xiàn)實”,他一旦脫離思維,就變成了毫無意義的聲音和符號,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作文能力的核心。寫作的實質(zhì)便是,用書面的形式表達思維的成果。然而沒有一定的材料積累作支撐,書面語言是缺乏生機的,相反如果沒有思維,那么寫出的作文是沒有邏輯的,可見積累材料在思維能力的形成方面起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