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書紀(jì)年疏證
作瓊室,立玉門。(《文選》《東京賦》、《吳都賦》注引《紀(jì)年》:‘殷紂作瓊室,立玉門!
十年夏六月,王畋于西郊。(《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jì)》:‘紂六月,發(fā)民獵于西土。’)
十七年,西伯伐翟。
冬,王游于淇。(《水經(jīng)·淇水注》:‘老人晨將渡淇,而沈吟難濟(jì)。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shí),故晨寒也!奔q乃于此斮脛而視髓也。 ’)
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
伯夷、叔齊自孤竹歸于周。(《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
二十二年冬,大搜于渭。
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史記·殷本紀(jì)》:‘紂囚西伯羑里!
二十九年,釋西伯,諸侯逆西伯,歸于程。(《左·襄三十一年》:‘紂囚文王七年,諸侯皆從之囚。紂于是乎懼而歸之。’《逸周書·程寤解》:‘文王去商在程!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諸侯入貢。(《左·襄四年傳》:‘文王率商之叛國(guó)以事紂!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獵,遇太公望于渭之陽,立為師!
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文選·始出尚書省詩》注、《褚淵碑》注、《安陸昭王碑》注、《類聚》十、《御覽》五引《春秋元命苞》:‘殷紂之時(shí),五星聚于房!
有赤烏集于周社。(《墨子·非攻下》:‘赤烏銜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guó)!
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詩·大雅》:‘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逸周書·大匡解》:‘惟周王宅程!
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史記·殷本紀(jì)》:‘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得專征伐!
約案:文王受命九年,大統(tǒng)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史記·周本紀(jì)》:‘受命,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guó),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明年,西伯崩!蹲蟆は迦荒辍氛x:‘《尚書大傳》:文王一年質(zhì)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畎夷,紂乃囚之!段耐跏雷印氛x引《大傳》:‘五年,文王出,則克耆。六年,伐崇,則稱王!f不同,此本《大傳》及《史記》,而系年又異。)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詩·采薇》正義引《帝王世紀(jì)》:‘文王受命四年春正月丙子,昆夷侵周,一日三至周之東門!嗽谑苊甓拢w以殷正差之也。)
三十五年,周大饑。(《逸周書·大匡解》:‘惟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
西伯自程遷于豐。(《詩·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豐!
三十六年春正月,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尚書大傳》:‘四年,伐畎夷。’)
西伯使世子發(fā)營(yíng)鎬。(《詩·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詩·大雅》;‘鎬京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史記·周本紀(jì)》;‘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焉!
四十年,周作靈臺(tái)。(《詩·大雅》:‘經(jīng)始靈臺(tái)!
王使膠鬲求玉于周。(《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與!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原注:周文王葬畢,畢西于豐三十里。《漢書·劉向傳》:‘文王、周公葬于畢!ⅲ骸辑懺唬骸啊都晨す盼摹罚寒呂饔谪S三十里。”’)
四十二年,(原注:周武王元年。)西伯發(fā)受丹書于呂尚。(《大戴禮記》:‘武王踐○三日,召師尚父而問焉。曰“昔黃帝、顓頊之道存乎?”師尚父曰:“在丹書!薄
有女子化為丈夫。(《墨子·非攻下》:‘時(shí)有女為男!
四十三年春,大閱。